364 王亶望上位闽浙总督,和珅为何愤怒?(2 / 4)

署那帮人来灭口。灭空,灭空,被人灭了口才是一场空!

遂点点头,说道:

“那就好。离开之前伱能和我讲句实话吗?到处布施,为什么?图什么?”

灭空沉默了半天:

“赎罪!”

……

署理外务大臣贾笑真,在4名情报署人员的护送下花钱搭乘一艘挂内务府旗帜的商船,踏上了回江南的水路。

这艘船的主人门路很广。

船头悬挂内务府的旗帜,各路宵小纷纷避退,不敢上船索要好处。

船老大腾出了2间房给贾笑真一行,因为净赚的100两可以落入他个人的腰包。

不损主人的利润,也不花一文钱成本,只是让手底下水手们挤挤腾出房间,100两银子就得手了,很是划算!

船老大常年在运河上穿梭,见多识广,知道大清国光怪陆离的事很多。

一群孔武有力的保镖护送得道高僧,去淮安府做几场道场捞金也没什么稀奇的。

京城的官绅皇族捞得,僧道尼喇也捞得!

……

太和殿,

乾隆和群臣,商议几桩重大的人事安排。

一是浙江巡抚王亶望!

二是在南方稽查硝石走私的钦差大臣刘墉!

三是在江北巡查的钦差大臣郑谨生!

“臣,兵部主事苏沙哈,不辱皇命,现已查清王抚台率浙南官兵击败伪吴王第6军团之战报,真实无误。”

殿内一阵骚动。

乾隆也冷声问道:

“人证,物证,旁证?”

“王大人亲自带队赶赴衢州府一处山谷,我等几位同僚还有宫中侍卫们都在场。亲眼目睹了挖开的地下,身穿红黑军服的吴贼尸骸层叠,更有旗帜、断刀、断枪各种物件。足以证明其真实。”

王亶望为了演戏,全部是拿真金白银买的。

破烂军服一套20两,破烂刀枪1斤30两,旗帜一面50两。

清军强行抓了1000多年轻百姓,逼迫他们剃发,然后换上重金购买的军服,刀枪。

驱赶至山谷,用弓箭和鸟枪杀死后,埋入大坑。

比真的还要真!

……

乾隆把目光转向一名随行的满洲侍卫。

侍卫立即单膝跪地:

“苏大人所言全部属实。一共挖出尸首1000多具,另有腐烂残肢断臂无法统计。”

“好,好。”乾隆龙颜大悦,总算放心了。

结合昨天刚收到的闽浙总督陈祖洛再次痛批王亶望吃空饷、参与走私盐巴木材的折子,圣心已有决断。

“督抚不合,自然会事事掣肘。调陈祖洛担任湖广总督。王亶望升~先署理闽浙总督吧。”

“皇上圣明。”

和珅心中一阵恼火。

王亶望虽然每年孝敬的也不少,可怎么也比不上陈祖洛重要,那是他和家军的核心班底之一。

丢了闽浙,去了湖广,看似差不多。

可现如今南方贼情如火,湖广这摊子很容易引火上身。

福建就不一样了,打不过也能守得住!

只要在关隘山谷里狂修木石堡垒,再和靖海侯施家一文一武搞好关系,闽地就是洞天福地。以伪吴王那种算计的江南商贾作风,肯定不会去啃福建!

……

和珅如此愤怒,还有一层原因。

朝廷取消了广州口岸,禁了官方海贸,可民间走私还可以悄悄进行!

海贸走私油水之丰厚,非一般人可窥视。属于被史书忽略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

从宋到清,

历朝历代对于海洋的政策一直在变化。

但无论怎么变化,以南方官绅为主体,京城人物幕后参股,联合主导的海上走私从未停止过!只不过是规模猖獗程度不同罢了~

禁海,那是官方的态度!

通海,那是帝国官绅阶层的集体选择!

……

和珅跪在金砖上,心中很是懊恼。

福建是继当前最合适的走私省份,就这么不小心丢掉了,实在心疼。

暗自腹诽王亶望是个混账,早晚整垮他!

而久居福建泉州府的靖海侯施家也比较特殊。

施家不朋不党,除了忠于皇帝和银子,他们和任何权臣都保持着友好但不亲近的关系。

大员岛南部一半的耕地都是施家的!每年光收田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施家想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军队,轻而易举。有钱、有粮、有地盘、有影响力!

正如和珅在府中私下对宠妾小七感慨的那样:

福建这地方,情况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