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兴土木,边境动荡(1 / 3)

第355章 大兴土木,边境动荡

面对杨广的质问,群臣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要问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当然不支持杨广大兴土木,修建宫殿。

毕竟,如今大隋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并不是当初最兴盛的时候。

面对大夏的攻势,谁也不知道大隋还能支撑多久。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不应该尽量节约民力,重振旗鼓,恢复大隋的国力吗?

可是杨广第一件想到的事情,竟然是修建宫殿,只为了自己的享乐。

这多少让人有些难受。

但是,哪怕群臣心有不甘,当他们看见杨广坚定的表情时,一时间又有些胆战心惊。

他们自然知道杨广的手段。

毕竟在大兴城内,杨广做的事情,依旧历历在目,那些文武大臣,但凡与杨广意见相悖,触怒了杨广,那一定会遭受严惩。

更有甚者,抄家灭门不在话下。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自然胆战心惊,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

只见杨广的目光,在群臣身上冰冷扫过,心中却有些不屑。

他可是堂堂大隋天子,虽然说现在大隋被大夏击败,丢失了北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只要他是天子,那么他的仪仗,他的衣食住行,自然要符合天子的规矩。

如果杨广去的是江都,那还简单一些。

毕竟他在江都经营多年,那里也是有宫殿的,虽然不如大兴城繁华,但凑合凑合也能用。

可是在这建康城内,因为大隋覆灭南陈之后,便是刻意限制建康的发展,使得此间宫殿破败不堪。

想要住得舒服,肯定要大肆修缮一番。

既然已经需要翻新修缮,那何不更进一步,直接修建一处更大,更繁华的宫殿,这便是杨广的美好愿景。

毕竟对抗大夏,和他修宫殿并不冲突,这分明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何必在此争吵?

既然群臣没有说话,杨广也不客气,他冷哼一声,继续说道:

“此事就这样定了,朕意已决,谁若敢再出言阻拦,休怪朕不留情面。”

群臣战战兢兢,终究还是选择了忍耐。

他们有不少只是新人而已,之前从大兴城跟来的那些大臣,大部分都已经被樊虎俘虏了,从而改旗易帜。

李渊同样很尴尬,他本来想要向杨广表个态度,避免被杨广怀疑,但是经历了此事,他也不知如何开口了。

干脆老老实实待着,毕竟现在杨广心情不好,万一他说错了什么话,激怒了杨广,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虽然今日这场朝会,未必所有人都满意,但最起码确定了一个章程。

将大隋的都城,定在了建康。同时任命杨素为前线大元帅,统领兵马,在江都组建防线,防备大夏杀进江南。

以后的事情无人能够预料,但事已至此,大家也只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有许多人都在思考,大夏击败大隋入主关中,如今整个北方都在其掌控之下,大隋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虽然说,魏晋南北朝以来,南北分治多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夏就会容忍大隋,一直这样拖延下去。

——

江都城内。

杨素父子已经得到从建康传来的消息。杨广让杨素自己在江都招兵买马,以此抵御大夏的兵马。

看着面前的圣旨,杨素的神色波澜不惊,似乎对这个结果早就有所预料,他看了看身边的杨玄感,说道:

“对于陛下来说,建康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如果是定都于江都,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大夏的进攻,到时候,必然人心惶惶。

大隋已经丢了一半的疆域,恐怕陛下心中对于大夏也是颇为忌惮,自然不会自讨没趣。”

不过,杨玄感却没有想这么多,他面露忧虑之色,忍不住有些担心的说道:

“父亲,大夏兵强马壮,实力强悍。

当初朝廷以举国之力也无法对抗,现在就算我们在江都招兵买马,若是大夏进攻而来,恐怕也没有太多胜算。”

这个道理,杨素自然心知肚明,但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办呢?

不管怎么说,杨素作为大隋臣子数十年,他现在并没有反抗的想法,既然杨广已经下令,那他就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吧。

能不能成不重要,关键在于,他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

只见杨素抬起头来,目光颇为坚定,说道:

“现如今,我等既为大隋臣子,那就没必要顾虑太多。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行,若是我等抵挡不住敌军,那也是时也命也,这一切的根源,并不在老夫。”

杨玄感闻言,不由得叹了口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