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李世民的班底(1 / 2)

第386章 李世民的班底

正式科举,就这样顺理成章的结束了。

这些考生,陆续离开了考场。在外面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似乎在迎接着他们。

不管这些人是否能够考中,但毫无疑问,他们能够参加这场考试,已经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了。

未来的大夏,又不是没有科举,哪怕没中,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有读书人看见自己的朋友出来,他们急切地走上前去,小心问道:

“李兄今日考的怎么样?”

被称作李兄的青年点了点头,说道:

“今日这考卷,虽然有些困难,但仔细做下来,倒也尚可,只不过最终能有多少分数?是否能够上榜,还是尚未可知。

但现如今,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倒不如趁几日,在大兴城好好休养几日,也不枉走这一趟了。”

提问之人点了点头,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他自然不好追问。

而其他人,也在议论着,今日这场考试那些问题,应该从何的角度解答?

也有人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满脸都是颓然之色,从他的表情就能看出,他今日的表现并不好。

虽然说,还没有出成绩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但是如果自己的发挥太差,自然也不可能安心。

他的朋友看出他的失落,连忙开口安慰道:

“马兄不必如此,如今成绩尚未公布,谁也不知考的怎么样,况且就算此番没有上榜,以后也还有机会。

总归还是要保持心态,日后才能再来。”

而杜如晦等人,又围在一起,他们在商量着今日这场考试。

杜如晦神情镇定自若,完全没有慌张的意思。虽然这场考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不容易,但是在他眼中,其实也不过如此。

有时候,天赋真的很重要。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弥补的。

更不用说,杜如晦这个天才,也是格外努力的人。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天赋异禀就松懈,这段时间,他为了应对此番科举,可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别看他平时风轻云淡的,但是该刻苦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懈怠。

就这样,读书人各自散去,包括那些围观的百姓,也是陆续离开了。

考试已经结束,他们再凑上来看热闹,自然没有任何必要。

接下来,就是等待最终成绩公布了。

有哪些人能够留下?又或者说此番科举会选中多少人?朝廷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名额,或许还真有奇迹发生的可能。

——

剩下的事情,自然需要樊虎等人完成。

这次的流程,和之前并没有任何差别,依旧是一如往常。

那些官员负责批改评分,而樊虎作为最终的审核。

这是一个很繁杂的过程,但是也是绝对不可避免的过程。

樊虎坐镇于此,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对这科举的重视,

同时,也必须让那些别有用心之辈明白,科举不是他们那个玩动手段的地方。

如果他们敢逾越樊虎的底线,那他们必然为此付出代价。

众人都忙碌起来,一份份考卷批改完成。虽然樊虎想要尽可能多留下一些人,但是此事,显然并没有这么简单。

毕竟考卷的难度摆在这里,想要合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一路批改下来,也是给了樊虎不少惊喜。

正如那杜如晦,杜如晦的能力樊虎了然于心,毕竟是一位大唐名相,人家的实力早就在历史上验证过了。

而此刻,杜如晦也是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水准。一份试卷写的十分漂亮,让樊虎看了也是赞叹不已。

其他的考卷中,虽然也有优秀者,但是和杜如晦比起来,显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一次参与阅卷的官员,都是火力全开,不敢有半分松懈。

转眼数日时间过去。最终的结果无疑已经出来。在这两千多人的考生中,最终又淘汰了三分之二,只留下将近八百人。

其实一次性选拔这么多人才,已经不少了。只不过,樊虎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他需要更多人手相助。

房玄龄和魏征,拿着最终审核出来的名单,向樊虎说道:

“启禀大王,如今剩下七百八十五人。这些人最终考出来的成绩,都在合格以上,表现还算不错。

经过审查,他们的身份背景也没有问题。”

听得魏征之言,樊虎点了点头。

现在他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毕竟此番选拔出来的人才,他们日后是否会犯什么过错,这是根本无法预料的事情。

只要他们之前,没有犯太大的问题,那就无关紧要。

接下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