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信心缺失(1 / 2)

沈旭的手一挥,胸有成竹:“没事儿,那沈端是不会去参加京城诗会的,到时候保准不会露馅儿。”

“等我靠着这本文稿大杀四方,夺得头彩以后,他再站出来有屁用,他有啥证据证明这本文稿是他的?”

对于自己这个堂弟的性子,沈旭再了解不过了,他知道沈端最不爱出风头,平常都只会埋头苦读圣贤书,压根儿就不屑于参加这种功利性的诗会。

等将来诗会上的诗词文章流传出来以后,自己该得的好处早已经到手,那沈端就算是哭天喊地,恐怕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这时候,沈家二房也同样收到了京城诗会的消息。

沈远夫妇都鼓励自己儿子去报名参加,也算是锻炼一下自己。

躺在摇篮里的沈初初,一边儿抱着奶瓶大口大口地喝奶,一边儿支着耳朵听大伙儿说话,那可爱的小模样,让爹爹娘亲的心都融化了。

然而,沈端却一直犹豫不决,心中对父母的建议直打退堂鼓:“父亲,孩儿……不想参加这一场诗会。”

说完,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去。

沈远一怔,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抗拒,但作为父亲,自己还是有义务摸清其中的缘由,对他进行开导。

“你为什么不想参加?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沈远语气中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他和谢氏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耐心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等待着他给出答案。

沈端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抬起头来:“父亲,我觉得以我的水平,还还不够资格参加京城诗会。”

“所以……”

“原来如此。”沈远点了点头,然后微微一笑:“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水平不足以参加这一场诗会呢?”

他平常对儿子的学业、功课都抓得很紧,在他看来,沈端性格和才华等样样拔尖,水平并不比任何一个京城才子差上分毫。

只是他平常太过于沉闷,对自己的能力有些信心不足,任何人的夸赞他的时候,他都有些诚惶诚恐。

而且沈端接下来的话,也让沈远皱起了眉头。

原来,以前在镇国公府的时候,大房有出面请过一个教书先生,来为府里的少爷们上课。

那教书先生的水平不怎么样,但很是善于见风使舵,溜须拍马。

因为他领的是大房的俸银,所以平常对大房可谓是鞍前马后,笑脸相迎,而对于大房所厌弃的二房,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当时沈远还只在吏部领一个小小的官职,谢氏也对魏氏和老太太忍气吞声,二房远远比不上如今的风光,住在镇国公府跟寄人屋檐下没什么两样。

所以,教书先生对大房的沈旭,三分水平能给他吹出七分来,平常天天夸赞他的学业功课。

而对于二房的沈端,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教书先生见了他,几乎都是板着脸的,如果沈端遇到什么功课上面的难题,去找他的时候,他都是板着脸,语气很是不耐。

“这么简单的文章你都看不懂?太差劲了!比你哥哥差远了!”

“这篇诗文,跟三岁小孩子作的没什么两样,拿出来真是贻笑大方啊。”

一旁的沈旭更是幸灾乐祸,成天打压沈端:“堂弟,依我说,你就别丢人现眼了,天资愚笨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像我这种天才的啊哈哈哈……”

在他俩的一唱一和之下,魏氏对自己儿子的优秀深信不疑,每每都对此感到心花怒放。

反过来沈端却因为被长期打压,对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听了沈端的话,沈家夫妇不由得神情黯然,对自己儿子所遭受过的这一切感到很是心疼。

要不是他们夫妻两个一直都坚持“以和为贵”,为了维持和大房的关系选择自我退让,曾经的沈端也不会因此避让锋芒,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被教书先生等人欺凌的事!

沈远叹了口气,走上前来,一只手握住自己儿子的肩膀:“端儿,爹爹相信以你的才能,是完全能够应付京城诗会的。”

“所以你再考虑一下,好吗?”

“对呀对呀,娘亲也相信你。”谢氏浅笑,看向自己儿子的眼神带着鼓励。

只要能够在这次诗会上一鸣惊人,沈端肯定会重新找回自信,把过往的阴影忘却掉。

可是沈端却一直低着头,欲言又止:“我……”

对于家人的期盼与信任,他觉得受之有愧,也害怕自己到时候,会让爹娘失望。

这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而此刻正举着自己的小脚丫喝奶的沈初初,一双眼儿看看爹爹,看看娘亲,又看了看哥哥。

哎,二房想要从炮灰的剧情里自救,这个哥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呀。

为什么他偏偏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事情就只想退缩呢?

【你因为不自信,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