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生死(2)(1 / 2)

于卷云握紧拳头,又缓缓松开,厉声道:“臣自当从命。”

她心中的不悦与心寒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在她眼中,自己大师兄对纪大人忠心耿耿,显然多了不少男女之情,如今中箭伤及心脉,昏迷至今,但她去信杭州,得来的却是这么个结果。纪黎不仅未亲身前来,甚至一来开口便是公务,决口不提燕子尧的伤势,实在令她百感交集。

唐喜儿自然看出于卷云的心思,有心为纪黎说几句,但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迈步往府衙内走去。

杜淑兰归顺后便在纪黎的属意下与冷开城旧部、如今的扬州守将陈永昌联系,却不想此人竟然久未回信。纪黎本打算前往扬州亲自劝说,然而就在这时她又接到于卷云的书信,百般思量,一日未睡,第二日顶着通红的双眼命唐喜儿先赴永州传令。

家国未定,谈何感情?

就在于卷云满怀愤懑出征之际,纪黎一行人率杭州水军也到了扬州。

扬州城外,主帐之中。

纪黎站在舆图前缓缓踱步,问道:“杜将军,陈永昌还未回信于你?”

杜淑兰也面露犹豫,但最后还是颔首道:“是。但陈永昌与先夫是八拜之交,又是我与如月的师兄,听到如月的消息不可能不行归顺之事。”

“八拜之交?”纪黎冷哼一声,“倪广汉如何不是冷开城的八拜之交?利益面前,从前没有情义。”她直视着杜淑兰道,“杜将军,您既然全力与他作保,某也不会多加置喙,但只能再等一日,若明日陈永昌还未回信,全力攻城!”

“是。”

说完,纪大人便拂袖而去,杜淑兰松了一口气,望向一旁的冷如月,苦笑一声:“自从杭州出来后,纪大人就不苟言笑,虽然她年纪尚小,但实在令我有些畏惧。”

冷如月叹道:“燕将军在永州生死未卜,他二人交好,纪大人挂心也是人之常情。虽是如此,纪大人所言也非意气用事,一来你这几年与谢进民周旋,与陈永昌素来没有交集,未必知道如今他成了什么人,二来,陈永昌也未必了解你的为人,心存疑虑也说不准。但皖州之战如火如荼,还不知夫君如何了。而且,如今永州虽已归昭明,但燕将军伤势未见好转,虽然有于将军和蔡大人在料理诸事,但四围豺狼环伺,虎视眈眈,实在并非太平年岁。若是陈永昌真的有心从中分一杯羹,我们不能不早做打算。”

杜淑兰只好叹一口气道:“只希望陈永昌不要叫我们失望才好。毕竟是有着同门之谊,我实在不愿见到兵戎相见的局面。”

这时,门外一个卫兵走了进来,朝着冷如月行了个礼,道:“冷将军,纪大人命您前去有要事相商。”

冷如月皱了皱眉,一时想不到纪黎叫她过去有什么目的,但还是应声道:“知道了。”说完,冷如月拍了拍杜淑兰宽慰道,“纪大人想必能有办法,你不必太过担心。”

杜淑兰扯了扯嘴角,笑了笑,只是笑容颇有几分无奈。

冷如月也不再耽误时间,连忙赶去找到纪黎。

纪黎开门见山道:“如月,你与杜将军都是那陈永昌的师妹,你可知此人品性如何?”“我嫁人颇早,其实与他交情不深,只知道他与弟弟和淑兰关系很好。”冷如月答道。

“本官有些担心,若是这陈永昌真如杜将军所说,这么久还未回信,有可能已然遭遇不测。不如你替本官潜入陈府查探一番,看看此人是友是敌。”

“喏。”

“此事你不可声张,此去查探为主,不可贸然泄露踪迹。”

冷如月见纪黎如此义正言辞,也不敢懈怠,道:“定当不辱使命。”

……

入夜,纪黎久未入眠,紧绷的神经让她的脑子隐隐作痛。子尧生死未卜,扬州之事又是这般艰难坎坷。也许是因为昭明一路走来虽然有些坎坷,却从未到达绝路之境,纪黎是算心之人,但是人心叵测,这样的赌局她也不可能一次次都能赌赢。

南境之战,三路环环相扣,如今一路接一路地出了问题,若是没有办法,到时皖州失守,最坏的情况便是功败垂成、天下大乱,再好些,那么也是与南王隔长江对峙。

这时,一道身影进了纪黎的营帐:“纪大人。”

是冷如月。

“如何?”纪黎连忙从床上站起,冷如月身着一袭夜行衣,脸色并不好,道:“果然如大人所料。谢进民到了扬州。”

“什么!”纪黎大惊,“那在皖州与陆康作战的是谁?”

“下官不知。”冷如月道,“但我在扬州府衙看得一清二楚,主位之上的就是谢进民,但却不见陈永昌的踪迹。”

纪黎一锤桌子:“着了他的道了。这谢进民想必也是用一般无二的金蝉脱壳之计,他听说了杭州变局便立刻想到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扬州,立刻便潜回扬州,然后却发现了陈永昌的异动。凭他的作风,陈永昌凶多吉少。杜淑兰的那几封信估计也到了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