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3)

小霍村的人虽然早早出门干活,但是都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今天又有热闹看。

听说老苏家那个外国亲戚今天回老家来。大家都没见过外国人,很好奇外国人长啥样。

更好奇这个外国亲戚到底会不会认老苏家这门亲戚,会不会不带他们去国外。

刘三根连早饭都没啥胃口吃。也不去大队部了,整个人无精打采的。

他媳妇李红梅道,“人家认亲,和咱家有啥关系,你用得着这样吗?”

“咋和咱家没关系?老苏家是啥德性啊,一家子没啥好货。啥事儿都干得出来的。咱家小强和霍朝阳关系好,我又顶替了苏进山的职。这几年他们对咱家态度,还不明显?他们就是没翻身,这才只能忍着。但凡有个翻身的机会,那还能不对付咱?”

“不能吧。”李红梅紧张了,“你可是村里的干部,他们再翻身,那顶多就是日子比以前富裕一些。难不成还能让领导听他们的,把你从位置上弄下来?”

刘三根哼了一声,“他们拿我肯定没办法的,但是咱小强就不一样了。他在城里当工人,万一人家有钱人去找他们领导说三道四,打个招呼,你说咋办?”

听到这话,李红梅彻底不淡定了。儿子那就是她的骄傲。

而且李红梅觉得刘三根说的这个情况也不是没可能的。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有钱真的能办成一些事儿。霍朝阳那小子不就是吗?赚了钱之后,以前被人瞧不起,现在人五人六的。连她儿子刘小强的工作,都是霍朝阳帮着安排的。

霍朝阳能安排小强上去,那老苏家人有钱了,也能把人安排下来。

“那咋办啊?”

“咋办,当然咱给他办了!”刘三根咬了咬牙,“只要老苏家这门亲戚不认老苏家人,那老苏家也翻不了身。咱这也是做好事,他们家那德性,村里多少人都看不起他们。他们要是翻身了,村里人都要不好过。”这话,刘三根还说得真心实意的。他真心觉得老苏家人都有问题。不是好东西。

李红梅道,“咱咋让人家不认亲呢?老苏家人知道了,回头也要和咱闹。葛红花要是在咱家来上吊咋办?”

“村里不希望他们家过得好的人多的是。马跛子就恨他们家恨得要死。”

马跛子原先是村里的懒汉,当时还是生产队的时候,经常躲懒。

没事儿就往草垛子里躲着睡觉,被苏进山盯上了。就专门让老大苏向东盯着他。要抓典型。

结果马跛子为了躲苏向东的时候,从高高的田埂上摔下去了,把腿给摔瘸了。

从此以后,马跛子就恨上老苏家了。

马跛子可不是老苏家这种独户,当初搬来这里的是马姓人家可有好几家,一个族里的。

这些人都怨老苏家人。

觉得苏进山当初太狠了,不就是少干点活吗?竟然还让人断一条腿。

够狠心的。

“咱也不犯法,就让马跛子家人在那老苏家的亲戚面前,把老苏家这些年干的事儿说了。就不信这些体面人能认这不要脸的亲戚。”

李红梅觉得肯定不会认啊。

别说是这种没见过面,没啥情分的亲戚了。就算是平日里走动多的亲戚,肯定也要断亲的。

就比如老苏家那大儿媳妇的娘家,老李家。往日里也走动多,出事之后,这不是几年都不来往了吗?

哪个要脸面的人家,愿意认这门丢人的亲戚啊。

反正李红梅是不愿意的。她还担心自家孩子被人带坏了呢。

看来,老苏家这门亲戚是认不成了。

……

老苏家人一早就起来忙活了。

虽然前两天就开始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可心里总觉得还不够。怕人觉得家里破,嫌弃他们。

苏向东甚至还爬上屋顶,把家里的屋顶给重新铺了一遍。

要不是时间不够,他们都准备花“重金”弄点石灰粉回来,把家里墙面刷白的。

这会儿刷白是不行了,贴报纸吧。葛红花过去总觉得苏进山看报纸是没事儿找事。现在可算是派上大用处了。

老苏家这房子从盖起来开始,就没这么体面过的。

葛红花检查之后,觉得还是不满意,但是也无可奈何。家里实在太穷了。

要是能有刘三根家那砖瓦房就好了。

可换句话来说,真要是有刘三根家那环境,他们也不用这么巴结亲戚了。

边摇头,边吩咐老大苏向东,去把家里老母鸡给杀了。

又吩咐大媳妇去菜园子里看看有哪些菜,“也不着急摘下来,等人到了再去摘,吃新鲜菜。这会儿摘了,放下午就蔫儿吧唧的了。”

李春兰问,“妈,下午才到啊?”

“那可不,向南都去镇上问了,东州市来咱华阳县最早一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