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1 / 3)

坠欢 九月流火 2413 字 1个月前

赵沉茜撞上谢徽的视线,这是她唯一一次和人对视时没有居高临下地看回去,而是立刻转开视线。

谢家到底有没有人去河东路做生意根本不重要,谢徽既然敢说,那就证明有十足把握。甚至连赵沉茜自己都觉得,这是真的。

他本就是惊才绝艳的天才,哪怕家道中落,也不改他高超的武艺和绝佳的悟性。是明珠总会重新发光,他迟早会遇到愿意为他拂去尘埃的人。

赵沉茜只是没准备,竟然这么快。

原来因此,昨夜他才如此避嫌吗?救她是出于公道心,但不揭面具、不交谈,不做任何多余的身体接触,是因为他已有未婚妻,要和别的女子保持距离吗?

真是可笑,昨天晚上赵沉茜还自恋地想,他们两人因为立场,此生再难走到一起,但她潜意识里笃定他不会不喜欢她。然而,这么快现实就给了她一巴掌,哪怕没有国恨家仇,他们两人也不会长久,他还是会走向另一个女人。

衣袖下赵沉茜的指甲深深掐入手心,但此刻,当着庆寿宫明里暗里的窥探目光,她依然高扬着脖颈,像一只骄傲自信的天鹅,不在意道:“谢相带回来的消息,我当然是信的。此事关系着河东路兵马,等上朝时再议,今日过节,就不要拿来打扰太后和皇帝的兴致了。”

谢徽静静望了她一眼,如她所愿,不再深入这个话题。庆寿宫诡异地沉默下来,刚才不说和乐融融,但至少有说有话,勉强还能打发时间,自从提起容冲后,殿内的气氛就变了。

尴尬的沉默中,宫娥进来禀报席面准备好了,请太后、官家移步。众人如释重负,赶紧起身往外走去。

赵沉茜第一个站起身,不知不觉,却走到了最后。

她本能不想让别人看到她此刻的表情。她不让侍女跟着,独自走过漫长的、飘着雪的宫道,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过一个男人而已。

她和容冲相遇是个意外,但后来她接近他,却是处心积虑。那时孟氏已经被打入冷宫,连她都被刘婉容收养,被迫叫仇人为母。想来要不了多久,孟氏的皇后之位都是刘婉容的。

她不甘心坐以待毙,而当时她唯一能抓住的,唯有容冲。

她只是后宫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公主,而容冲却是名震天下的镇国将军府幼子,父兄都手握大权,他的喜欢,足以左右一个公主的价值。

外人骂她勾引妹婿,除了宫宴相认是个意外,其余时候从本质而言,也没有错。她和他说话,接受他的示好,更甚者陪他出去游玩,都是为了借容家的权势,让孟氏离开冷宫。

大燕朝无人在意一个被废掉的皇后,但镇国将军府的亲家母,不能是一个幽居冷宫、朝不保夕的弃妇。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如今孟氏悠闲地当着太后,丈夫早死,养子孝顺,手握听政大权,无论死对头还是庶婆婆都要看她的脸色,宫里再没有人敢苛待她们母女,赵沉茜再也不必被人逼着去做不喜欢的事情。

赵沉茜再三在心里对自己说,她对容冲没有感情,只有利用。现在她的目的已经达到,她们母女过上了好日子,容冲再没有利用价值,他想要另娶佳人,娶就是了,与她何干呢?

说得多了,这句话像刻入了脑子,重新唤醒了理智。赵沉茜的情绪恢复平静,她整理好妆容、配饰,昂首挺胸迈入紫宸殿,等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依然是那个说一不二、无坚不摧的长公主。

元宵宴席就像以往无数场宫廷宴会,精致,华美,千篇一律。腰肢纤细的宫娥在舞台中央袅袅旋转,跳着花团锦簇的盛世舞,这是赵沉茜看惯了的场景,但今日她不知怎么了,频频走神。身边女官轻轻唤她殿下,赵沉茜猛地回神,这才发现舞已经跳完了,众人都在鼓掌,而她竟然盯着酒水,不知发呆了多久。

赵沉茜面不改色吩咐女官发赏赐,就这样走走停停,好容易熬到宴会结束,他们该上宣德门观灯了。

宣德门是皇宫的门面,正面五个门道,两边延展出巍峨高挑的阙楼,一眼望去重檐叠浪,金碧辉煌,是表演君民同乐的绝佳舞台。

此刻宣德门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花灯斗艳,百姓门拖家带口,翘首望着城楼。官家、太后起驾的礼乐一响起,楼下立刻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哪怕距离皇帝、太后登上城楼,其实还有很久。

赵沉茜往年就很腻烦这个环节,今天她心情不好,耐心更是降到极致。她登上宣德门楼后,看到百姓争先恐后只为一睹皇帝真容,而楼上的皇亲国戚明明心里很嫌弃,面上却都违心笑着,一副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的模样。

楼下山呼万岁,年轻的皇帝抬起手,对着楼下微微示意。置身这样狂热的浪潮中,赵沉茜忽然觉得喘不过气,她不想再忍了,侧脸对女官说:“你们在这里看着,我下去走走。”

宋知秋正痴迷盯着楼下百姓朝拜皇帝,脸上似有神往。她听到赵沉茜的话,愣了一下,道:“啊,一会还要点灯呢,殿下您不在城楼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