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子张之儒(1 / 2)

被一股暖意包裹的林逸,整个人渐渐昏沉起来。

恍惚间,他已化为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儒士。

正恭敬地盘坐在的高大老者身边,四周似乎也围着着不少人影。

只是场景犹如梦境,那些人影具都模糊不清。

“老师,何为仁?”

林逸一惊,他所化的儒士正在开口提问。

“能处处实行五种美德,便可称为仁。”

年轻儒士继续追问道:

“请问老师,需要具备哪五种美德?”

面前高大老者缓缓开口。

“恭谨、宽厚、诚信、聪敏和慈惠”

“恭谨能免遭侮辱,宽厚待人则能得到众人拥护,诚信会得到他人的信任,聪敏能使事情更加容易成功,慈惠则会有更多人为尔所驱使。”

随着儒士不断提问,身前的老者也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

前世的林逸,也在读书时学过一些类似的古文,可是却因为不明其意,每次都背得头昏脑涨。

但在第一视角之下,林逸竟然生出一种神奇的明悟。

那些言简意赅的道理,似乎变得能够理解起来。

随着这对师徒的一问一答,林逸的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虽然在这恍若梦境的场景中,周遭的一切都模糊不清。

但是通过他们交谈的内容,一个名字仍是止不住的涌上心头。

孔圣人!

那个奔走在春秋末期,辗转多国,只为了心中理想,试图唤醒礼乐崩坏时代的圣人!

尽管在前世,因为近代持续百年的屈辱历史,不少人对自身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不再自信,去拼命学习西方的思想。

形成了一种西方的学说、制度优秀,华夏所流传的文化是糟粕的极端崇洋媚外思想。

更有甚者,出现了优待鬼佬、异族优先、猩命贵等的奇葩风尚。

但是在林逸、在更多有志之士看来,华夏所传承的不光只有血脉,还有文化。

只有文化认同才是永恒的,摒弃自身的文明,一味推崇异族文化,要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在世界民族之林。

君不见,前世号称最大的皿煮国阿三。

空有十四亿人,外加祖辈创造的璀璨的文明传承。

到最后竟奉区区六千万人的呆英为宗主,着实可笑。

得益于眼前的高大老人,他所倡导的仁义礼,他所主张的有教无类,他所推崇的天下大同。

早已融入整个华夏民族的基因之中,与诸多先贤一起,形成了华夏永不断绝的文脉传承。

林逸心中的激动无以复加。

此时他竟生出一种想要与圣人对话的冲动。

尽管他知道,这场景多半是文脉传承中的一段烙印。

台上那替弟子解惑的老者并非真实存在这方世界。

但是他还是想要告诉这位一生都在追求天下大同的老者。

后世的人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之上,

他的理想并没有被人遗忘,在两千多年的后世仍有无数人为之奋斗!

随着林逸的心绪波动,眼前的画面逐渐静止。

这条文脉之中的烙印已经印刻在他的脑中。

林逸怅然若失地叹了一口气。

能亲眼见到这位万世师表,聆听他的教诲,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

在老者身前,他犹如面对整部华夏波澜壮阔的史诗一般。

与此同时,文庙之上的儒士虚影,在颂念完第四句之后,仍没有消散。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随着儒士第五句念诵完毕,整个京城都回荡着阵阵大道纶音。

“五句,足足五句啊!定是那十二圣贤中的一座,这是万年未有的大事!”

有老儒士状似癫狂,时笑时哭。

“儒家势大,要徐徐图之。”

有人隐藏在暗中,缓缓收缩自己的痕迹。

“计划或可以提前了。”

有野心勃勃者暗自谋划。

正自暴自弃呈现大字形躺在地板上的小萝莉,一个咕噜起身,灵动的眼珠子一转。

“我真笨,算不出来,不代表找不到啊。”

“我公输晓晓倒要看看你是哪路大神。”

高楼之上的神秘女子轻声一叹,星眸微闭。

不见她有何动作,一道玲珑的幻影自她的身躯之中走出。

幻影渐渐凝实,在原地又出现了一个身材容貌与她一般无二的少女。

少女的面上同样被一抹轻纱遮盖,只露出那略显呆滞的眼睛。

“少司命,应劫之人已经出现”

少女微微欠身,声音中不带一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