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学(1 / 3)

这个年代的人基本都晚上学,孩子年龄相仿,不可能全让他们一起上学。

好一点的家庭就错开时间,让年纪小的晚几年再上学,差一点的家庭就只让男孩上学,女孩在家干活,帮轻家里。

目前萧家只有胖墩一个在读小学一年级,其他的都在地里帮忙或者玩闹,胖墩也是快八岁才读的一年级。

学前班这样奢侈的东西,孩子都去上的话,哪个家庭能顶得住?

为了不让谢婉清提津贴的事情,送萧书正上学前班已经是萧老太最大的退步了。

萧书正听到了他们的谈话,牵住妹妹的手,哭着说:“只有我一个去上学前班,我宁愿不去。”

萧书正从萧书意受伤回来就一直默默流着眼泪,他怨妈妈不帮他们说话,他不喜欢妈妈了。

等萧老太他们走后,谢婉清才坐到萧书正的身旁,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低声说:“小正,我当然会让小意也去上学前班,我们卖果子赚了不少钱呀,但是妹妹受伤了,要在家修养几天再去。”

“你现在就是提前去学校给妹妹探探路,学多点知识,交多点朋友,那等妹妹去的时候,就没有人敢欺负她了。”

萧书正将信将疑地睁着还闪着泪光的眼睛:“真的吗?”

“小正不相信妈妈吗?”谢婉清认真地说道。

萧书正也很老实,瘪着嘴说道:“之前不相信,后来有一点点相信,现在不知道了。”

谢婉清很愧疚,之前她遇到事情一直都是忍让的态度,也让孩子暗地里受了不少委屈,她想着等萧湛良回来就好了,孩子爸爸会回来拯救他们于水火。

现在回过头来想,她与萧湛良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都不一定能保证他会疼爱两个孩子。

而且他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就算以后随军了,遇到事情他也不一定能救自己。

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愚蠢的。

谢婉清伸出小尾指:“我们拉钩,妈妈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一定会站在小正和小意身边。”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清脆的童声在屋子里响起。

把小正也哄睡着,谢婉清翻出厚厚的一叠信件,这些都是萧湛良写给她的。

信件的内容都很短,但每个月都会有一封。有很多看得出写的时候很匆忙,结婚这些年萧湛良在组织的安排下,四处驻守,数数时间,她也有将近两年没有见过他了。

婉清:近来事务繁忙,望你与孩子安。萧湛良书。

谢婉清对萧湛良的感情很复杂,当年那场海战,哥哥为了保护萧湛良,掉进了海里不知所踪。

萧湛良兑现了对她哥哥的承诺,娶了刚好在他家乡做知青的谢婉清。

有时候,谢婉清想,如果哥哥没有为了保护萧湛良而失踪,那她就还有哥哥,妈妈也许不会悲伤而死,她的家也不会散。

但是她又感激萧湛良给了她这样一对可爱的儿女。

她对萧湛良,似乎并不是爱情,是一种对于保护者的依赖,是对哥哥感情的延伸。

似乎是知道这一点,萧湛良对她也没有太亲密的感情,更多的是尊重与爱护。

所以梦中的萧湛良一定是痛苦到了极致,实在是没有办法面对她,对她失望极了,才会选择离婚吧?

谢婉清抚摸着萧湛良的字,内心思绪万千。

***

第二天是萧老太带着萧书正去上学,一起的还有胖墩。

一路上胖墩闹着要吃零嘴,萧老太趁萧书正不注意,往胖墩嘴里塞了一块小的白糖糕,胖墩开心地吧唧着嘴吃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好吃的。

萧书正跟在后面低头走着,他看见了,但是想起上次害得妈妈被藤条打生病了,他就懂得有些事情是不可以说出口的。

奶奶就是偏爱胖墩,无所谓了,他有妈妈爱就好了。

到了学校门口,迎接的恰好是新来的知青老师,梁诗心和方琪。

方琪见到萧老太带着两个男孩过来,用手肘顶了顶梁诗心:“看,只带了两个男娃过来。”

“那个谢婉清还说要给一对子女更好的生活,结果还不是重男轻女,亏她还是知青呢。”方琪有些不屑。

“别乱说话,你现在是老师,要树立个好榜样。”梁诗心皱着眉说道。

这些事情跟老师的职责没有关系,她就怕方琪这张嘴得罪人,惹了是非,希望不要惹到她身上。

“老师好,我这孙子今天是第一天来上学前班,这个孙子上一年级,都交给你们了。”萧老太来得早,赶着去上工,将小孩塞给梁诗心就走了。

胖墩不是第一天上学,朝萧书正摆了摆手,就轻车熟路地去找他的教室了。

方琪和梁诗心也是第一天来学校报道,还不知道教室安排在哪,就让萧书正站在他们旁边,等其他学前班的小朋友一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