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京都的事(1 / 2)

皇上和皇后离开后,赏赐络绎不绝地送到了陈旅住的地方,美其名曰对东月国皇室不屈精神表示敬佩,楚国作为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国家,理应多照顾东月国唯一的血脉。

陈旅大概看了一下赏赐,种类繁多,各种绫罗绸缎、金银首饰、名书珍画、奇珍异宝应有尽有,估计就是看着封地贫苦,方便到时候给她带到封地的了。

在楚国的这几天,陈旅大概了解清楚皇上有7个皇子,要是算上她就有4个公主。皇后就生了大皇子也就是太子楚维祺、三皇子楚维鉴,以及她这个不能公开的二公主。

除了皇后每天会过来,陈旅几乎没有再见到其他人。太子也是匆匆过来问候了一下就离开了,太子虽然长得稍微福相了一点,但陈旅感觉他也是个做事果断的人,确实适合继承皇位。

陈旅想着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就看到皇后和楚维鉴过来了。

“参见母后,三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陈旅已经和皇后打交道熟了,就少了那些虚礼。

“明天你封地的事就要下来,下来后就得去封地了。你三哥说你还没见过京都,想趁最后的机会带你出去走走。”皇后笑着对陈旅说,她也乐意见到他们感情深厚。

“安儿感谢三哥。”陈旅真诚地对楚维鉴说道,通过回来路上的相处,她也知道他性子比较直率,相处起来就更轻松一点。

“安儿收拾一下,我们待会就出去。”楚维鉴兴致勃勃。

皇后不由地笑了一下,“都去吧,你父皇那里鉴儿已经跟他说过。”

“是。”陈旅应了一声,就让白露帮她收拾去了。

京都的街道熙熙攘攘,充满繁华与活力。

带着陈旅逛了一下京都的主街道,见识了京都的热闹,楚维鉴想起京都城今天最热闹的地方,“今天福华茶楼有诗词大会,我们也去看看。”

这种文人墨客的娱乐方式陈旅没什么兴致,但是去见识一下倒也可以。

他们到的时候,茶楼大厅已经座无虚席。楚维鉴带着她从旁边绕过,去了一个可以看到大厅的包间。

一眼望去,大多都是年轻的身影,个个看上去风流倜傥。人群中时不时传来一句,好诗,好诗。

大厅角落坐着一个锦衣玉带的年轻男子,明明是一个角落,但众人的目光貌似时不时就看向了那边。

“角落最好看那个男子是谁?我怎么感觉众人的眼神时不时都会瞟向他。”陈旅看着那边,还是挺好奇的。

“妹妹有眼光,他如今可是京都最受欢迎的人物,去年的状元郎,尚书家的嫡三子罗暮,妹妹要是喜欢,回去我让父皇给你赐婚。”

楚维鉴也是挺欣赏这个罗暮的,虽然对他不是很熟悉,但是从有过的几次接触下来,感觉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待人接物也是彬彬有礼。

陈旅忙摇头加摆手,表示自己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看到众人的目光都围绕在他身上,那人又长得挺好看,就多嘴问一句。

楚维鉴却不死心,反复确认是不是真不喜欢。母后出来时也吩咐过他,要是妹妹出来有看中的人,可以直接给她赐婚,也算把她的终身大事安排好,后面就没其他好担心的了。

看陈旅确实对这个罗暮没兴趣,他又让陈旅看看周围的男子,有没有喜欢的。

周围的男子虽然多,但陈旅对婚姻还没兴趣,这具身体才14岁,她的美好封地生活还没开始。

茶楼的热闹一直在持续,他们看久了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准备回去时,刚好罗暮看到了他们,想过来打招呼,楚维鉴就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过来,他带着一个尴尬身份的妹妹,可不想解释那么多。

陈旅也朝他点了点头,就看到他好像怔了一下。看到他的表情,陈旅自知失态了,他们好像不认识,不需要打招呼。这该死的礼貌感,在封建社会可不适合,下次还得注意。

封地诏书终于下来了。

陈旅是在朝堂上接的旨,皇上给她赐号清安郡主,璃州正式成为她的封地,赋税只需向朝廷上交一成,三年回京都述职一次。

这样的结局陈旅自是很满意,对于两天后出发更是没意见,她巴不得早点离开这里。

只是皇后还是很不舍得,她还没跟女儿相处多久,就又要离开了,但朝堂的事,她也不能干涉,只能偷偷给陈旅备多一些东西。

路途遥远,皇上将护送任务交给了楚维鉴,这也是大家都乐意见到的结果,毕竟人也是他带回来的。

皇后对没有给陈旅找到合适的驸马耿耿于怀,皇上倒是劝她现在清安年纪还小,三年后还会回京都,这三年可以慢慢留意,皇后暗下决心等下次她回京的时候一定给她安排上。

当然这些陈旅自是不知道的,她正想着未来在璃州该如何生活。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现代,虽然很想回去,但是该怎么回去她也不知道,不如先在这里好好活着,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