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希望(3 / 7)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5165 字 1个月前

处”。

杨凤山看了徐斯年一眼,倒是没有反驳他的话。

这句话说的有些猖狂了,但实际上想来,也确实如徐斯年所说,并不夸张。

要是搁以前,杨凤山不觉得付斌能妥善处理了这次的事件。

即便是他,对于这么多工人涌进来闹事也是头大,可李学武只用了一台消防车就解决了问题,不能不说李学武的急智。

别人也许不知道,但徐斯年知道,年中了,轧钢厂又要迎来一波干部调整的风口了。

即是年中总结,也是任务梳理,也是干部调整,从根本上考虑,是不冲突的。

徐斯年知道,厂长是有心动一动李学武的,最有可能的便是平调。

他也知道厂长的纠结,别的单位副职都好调,唯独保卫处的副职不好调。

李学武之于保卫处已经不仅仅是负责人这么简单的了,更深化到了组织建设的程度。

现在保卫处的人越来越多的开始学习李学武的办事作风,彪悍,狡猾,却又很守规矩。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从底层杀出来的都有股子草莽气,既凶恶,也仁慈。

厂长想动李学武也不是一味的寻求打压李学武,因为李学武已经打压不住了。

当初提拔李学武上位,为的就是重新整肃保卫处的纪律,提振保卫处的士气,恢复保卫处应有的严肃工作形象。

现在李学武都很好地完成了当初他们的目标,只不过是速度快了一些而已。

毕竟工作成绩在这儿,毕竟李学武当初的奖章在这,毕竟李学武现在获得的荣誉在这,轻易动不得了。

杨凤山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调李学武去生产管理处,既是磨炼,也是重用。

生产管理处是轧钢厂的核心部门,也是领导干部成长最快的部门。

不懂生产管理的干部最多也就是到副厂级,还有那么多人在盯着呢。

而懂管理,懂生产的干部前途不可限量,包括平级调动到其他工厂,或者升迁至其他工厂,这样的全能型干部也是占优势的。

特别关键的是,李学武有一枚劳动模范奖章,这是抓生产,抓安全最好的凭证。

杨凤山对于邝玉生是有些不满意的,倒不是不满意他的品格,而是能力。

要是往前推十年,那邝玉生的能力没的说,但现在不行了,邝玉生的学历和水平都是一个限制。

李学武一个保卫处的副处长都能在安全生产上面做文章,他一个主管生产的正处长却只知道故步自封,蝇营狗苟,哪里能让杨凤山满意。

倒也不是上次会议邝玉生背刺的表现惹恼了杨凤山,而是联合企业需要一个干部过去坐镇,思来想去,杨凤山觉得邝玉生就很合适。

故步自封换一个环境就是守成持重,越是激进的项目越是需要一个这样保守型的干部负责。

这件事杨凤山只在私下里同徐斯年问过一嘴,还没有上会讨论,可在徐斯年这儿却是当成了大事。

无他,李学武的布局他是眼看着要成了的,要真是调去了生产管理处,甭说李学武,李怀德都要炸毛。

保卫处的李学武动不得了。

生产管理处虽好,但一个副处长绝对满足不了李学武。

即便是答应未来会提他升正处都不可能了,权利就像迈步上台阶,生产管理处再重要也是正处级单位,保卫处再有局限性也是正处级单位,级别是一样的。

李学武现在是保卫处的实际负责人,去生产管理处任副处长,权利上面就不可能平级,怎么能让他满意。

再一个,这么年轻的保卫处长还不扎眼,但要换做是生产部门呢?

李学武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很直观的认知,更是对未来的路有了很目的性的规划。

徐斯年知道,李学武的下一步一定是接董文学的班,去钢城。

生产管理处有的钢城都有,生产管理处没有的,钢城还有。

钢城炼钢厂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忍两年,去炼钢厂比去生产管理处要强的多。

现在只看董文学稳扎稳打,今年进谠委,明年将保卫处交给李学武,以炼钢厂一把手的身份升副厂级待遇是没有问题的。

再两年,直接调副厂长,那李学武就会沿着董文学的路子,以保卫处处长的身份去炼钢厂任职一把手。

工厂生产、安全、谠务等经验十足,三十岁前回轧钢厂,必然就是最年轻的副厂长了。

徐斯年不怀疑厂长的公心,也不怀疑厂长对于李学武的看重,但毁了李学武的路就等于结仇了。

李学武跟李怀德还不是一个概念,李怀德都多大岁数了,跟董文学一样,都是玩文的,李学武却不一样,说文武双全都是扯了,那小子偏好动武。

“嗯,这个再说吧”

杨凤山想了许久,看着徐斯年担忧的眼神也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