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跟随(1 / 2)

【德妃身边的嬷嬷确实不能杀……】

“妹妹,尝尝这个,厨子新做的,好吃。”宋砚礼用公筷给嘉嘉夹了一筷子炸的金黄漂亮的鸭肉夹给嘉嘉。

他还挑衅地看了旁边的宋砚璟一眼,哼,这次他最快。

宋砚璟理都不想理这个蠢弟弟。

安王被这个傻儿子气得够呛,安王妃亦然。

“宋砚礼!”

“爹,我在。”爹爹是不是要夸我疼妹妹了。

宋砚礼已经做好挨夸的准备了,脑袋高高扬起,眸子一瞬不瞬的盯着安王。

安王缓缓扬起唇,露出一个慈父的微笑,说出来的话却是那么冰冷无情的,“听说你近日都准时散学?”

宋砚礼点头,他可是每日都按时完成课业,没有一次引得教武师傅生气,教武师傅还经常夸他有慧根呢。

“这可不行,如此懈怠什么时候才能上阵杀敌呢。”

宋砚礼一愣。

安王徐徐道来:“你几位表兄每日上战场前都是整日训练,再学堂得了教武师傅的教学,下了学堂又回去找你几位舅舅操习,而你呢?”

安王轻飘飘的飘了眼自己的儿子。

那二儿子经过这两年多的学习锻炼已经不像之前一样是个白斩鸡了,但距离想上战场可差远呢,他可不想自己的儿子上了战场就回不来了。

“别以为你是我儿子,想上战场就能上,上了战场敌人可不管你是王爷之子,还是将军外孙,若是知道你的身份还会更加针对你,让你有命去没命回来。”

宋砚礼却是将上战场想得很简单。

他是安王之子,外祖又是大将军,可以不用从底层小兵开始拼搏,且每次教武师傅也会夸他,久而久之他便觉得自己很厉害了。

“你是不是觉得每次宋国都能打胜仗就是敌人太弱了?”安王轻而易举就瞧出他的想法。

“不是敌人太弱,你五舅舅就是死在敌军的手上的,你五舅舅可是你外祖觉得文韬武略最厉害的一个儿子了,你能比得过他?”

大将军的五儿子一直是蒙在将军府上的一道伤疤和阴影,久到成了禁忌,没有人愿意提起他,那么惊艳绝伦的人,在战场上丧命了。

安王妃心情也沉重了不少。

宋砚礼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有个五舅舅,看了眼爹娘的神情,张了张口,终是没问出口。

“明年你便十三了,你若真想上战场,便要自己想好,是去一次就葬在战场,还是和你几位表兄一样,慢慢你摸出自己的荣耀。”

安王言尽于此。

气氛已经被打断了,最好的套心声机会也错过了,不过至少知道德妃那个嬷嬷身上有秘密,倒也不是什么都能套到。

安王如是想着,缓缓离席。

——

又到了十日一次嘉嘉上朝的时间了。

今日的天气不错,带着丝丝暖意的阳光落在身上,连刺骨的寒风都没有出现。

小家伙吃完饭之后再次闭上眼,整张小脸在屋中地龙的烘暖下变得红扑扑,掩在那毛茸又洁白的狐裘斗篷中,像是雪地中绽放的红梅一般。

安王小心翼翼地抱着嘉嘉上马车,布帘一放下,便将外边的寒冷隔绝在外。

马车内早就用火炉烘暖和了,还有一个暖手的炉子,安王抱着嘉嘉静静靠在马车壁上假寐。

哪怕已经习惯了早起上朝,哪怕是安王,也没办法能做得清醒不犯困。

马车匀速地行驶在路上,细微的颠簸丝毫影响不了安王和嘉嘉。

安王眉梢微动,黑睫微颤,露出那泛着冷意的眸子,转瞬,便恢复平淡。

“外边发生了什么?”

“王爷,前面好像有人遇刺了。”

‘遇刺’两字一出,安王脑中迅速浮现一个人。

“一半人去支援。”

安王府的人都是安王和安王妃精挑细选的,身手不比皇家侍卫差,有了安王府的士兵加入,前方的战局迅速扭转,刺客也如潮水一般退散。

安王抱着嘉嘉不方便下车,怕冷到宝贝女儿。

“伤亡如何?”

“属下一过去,那些人就撤退了。”

“前面那辆马车是魏鸿儒的,属下瞧着魏鸿儒的人伤亡不重。”侍卫首领沉声道。

安王若有所思,“知南,代本王去关心一下魏鸿儒。”

知南去而复返,“王爷,魏鸿儒只是受到了些小惊吓,没有大碍,不过魏鸿儒知道王爷准备去皇宫,请求与咱们一同行驶。”

“可以。”安王如何不知道魏鸿儒的心思啊,估计是故意在这边等着想靠他的帮助一起入宫。

没拆穿也是因为这件事已经在京城闹得极大了,学子们猜测纷纷,只有让魏鸿儒进宫,将这件‘误会’解除,才能不让他们继续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