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 卖身的妖帝(1 / 2)

人有了**,就有了弱点。

妖也一样,甚至他们的情感需求表达更为直接。

换句话说,他们想活着,可以比人跪的更快。

于是有了余闲自己当托带头跪下磕头,其他妖帝犹豫了一下,也果断跪下来。

站着就得去和一位人族道尊单挑,下场无需多言。

然而跪下来,只需乖乖听话就行。

他们和余闲之间没有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今自己小命捏在别人手里,为何不跪。

讲气节,讲尊严,那也是要看彼此环境的。

毕竟他们没有东皇妖帝这般底气,能够请来盖压一界的老祖宗。

虽然东皇妖帝也把老祖宗气走了就是。

“识时务者为俊杰,诸位修行不易,能够做出明智选择,留得有用之身,吾心甚慰。”

余闲态度亲切,还不至于对一群俘虏摆威风。

“本座名大爱,倡导天下大同之道,今日尔等入我人间,当是有缘,便与大家讲一讲大同之道。”

说罢,天意降临,地上隆起一座座土峰,化作莲台位,共十二座。

刚才还跪着的诸多妖帝这会儿一脸迷茫地坐了上去。

大同之道?

啥?这都是啥?

但由不得他们拒绝。

在一位人族道尊愿意和声细语地与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他们能做的就是双耳聆听。

周围压制他们的道尊之力可还没散去呢。

余闲微微一笑,便与众妖讲起了这些年由诸多大同仙朝大儒们编写的大同要义。

虽然大同概念是他提出来的,但完善者却是后来人。

这么多年过去,一代代以大同为理想的仙朝大儒们早已形成了一套逻辑严谨的闭环理论。

当然,理论归理论,想要说服人一样很困难。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简单的言语根本无法移除这座大山。

就像大同之道在灵界遇冷一样。

但大同之道只是工具,用来施展天魔法则的媒介。

天魔法则实为天道感召。

在天意弥漫之处,哪怕是妖帝也要受到部份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很微弱。

毕竟到了妖帝境界,谁的意志不是千锤百炼,坚若金石,否则也没有攻略世界,压服一界天道的把握。

而余闲要的就是这么一点微弱的影响。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用天魔法则选出心志不坚者,这部分妖帝相对来说,更容易受到他的操控。

至于那些心志坚定,仿若磐石者,就只好以身为祭,为人间升格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很快。

持续十天十夜的讲道,或者说催眠结束。

余闲看着十一位妖帝中,竟只有两位妖帝目光微动,流露出挣扎的意味,其中一位居然还是演的。

“看来还是我太乐观了。”

余闲暗中叹息,却也觉得是情理之中。

能成妖帝者,除了自身血脉优秀之外,各方面定然也是过关,否则成不了这等境界。

他们现在可以为了性命跪下称臣,但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又会毫不犹豫背刺反噬。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郁郁久居人下。

这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如玉兰这般纯靠躺平破关者,天下之大,万中无一。

他记下那心志较差的妖帝,打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大同之道,道阻且长,想要实现天下大同,必然要经历千难万险,受到千夫所指。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然大同非吾一人之大同,也是天下者之大同。

仅仅靠我一人,是不可行的。

尔等方才听吾大同之言,频频颌首,想必也是认同吾之所言。

不知是否有同道者助吾一臂之力?”

众妖帝相顾无言。

他们一点都不信什么大同之道。

但道尊**,他们不点头,难不成还要摇头。

而且这大爱帝君若真是什么奉行大同之道,就应该靠爱与和平来感化他们,而不是靠**兜威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