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回衙门去补充阳气(1 / 2)

皇宫御书房,德庆帝漫不经心地翻看手里的奏折,平静的脸上无半分波澜。

大理寺卿田大人和刑部尚书武大人,两人胆战心惊地跪在地上,内侍庞公公弓着身子站在一旁,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这个时候的皇帝才最让人害怕。

“任何线索都没有查到?”德庆帝的手指在奏折上轻轻敲击,每一次的触碰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令两位大人心头一震。

那敲击声在他们耳中回荡,宛如被锐利的鞭子无情抽打,又如幽冥之中黑白无常的勾魂链发出的阴森声响,令人不寒而栗。两位大人敲击声的压迫下,面色愈发苍白,心跳如擂鼓般急促。

“回皇上,前日那场大雨将案发现场破坏殆尽,臣等确实没找到什么线索,唯一的可查的便是当初二皇子府门口的那人。”

只是那人已死,仵作验尸也无收获,只知此人生前身受重伤,手脚筋脉尽断,且被人严刑逼供拷打。

德庆帝随手抓起一摞奏折扔向地上跪着的二人,“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一个大理寺卿,一个刑部尚书,竟然查不到是何人刺杀凌王。朕要你们何用?当真是令朕失望……”

皇帝发了好大一通火,那愤怒的声音如响雷在御书房内炸开,仿佛要将屋顶都掀翻。

御书房外,静静栖息在树梢上的鸟儿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所惊扰,纷纷振翅高飞,四散而去,只留下一片惊慌失措的纷飞羽毛在空中缓缓飘落。

田大人和武大人跪在地上躲都不敢躲,任由那些奏折砸在身上。来之前二人便知会是这种情况,早就做好心理准备。

“皇上息怒,微臣办事不力,还请皇帝责罚!”

“呵呵!”德庆帝冷笑一声,“朕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就惩罚别人的人?你们两个还不赶紧去给朕查?哪怕要花费个三年五载也不能给朕怠慢。”

三年五载,两位大人听后着实松了一口气,皇帝这是不打算再继续深究了,过个个月将此事淡化去,几年后早被人抛诸脑后,谁还能记得这事?

然而皇帝的心思深似海,不可能直接明说不追究,表面上还是让他们继续去查。既保全了皇家的颜面,又巧妙地让那两位大人安心。

为皇帝做事,在皇帝身边伺候,还是要学会适当的揣摩帝心。

“微臣告退,臣这就继续去查找线索。”

“皇上圣命,微臣定尽心还凌王殿下公道!臣等告退!”

两位大人如释重负地从地上爬起来,直到退出御书房两人弓着的身子才重现站直。

田大人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站在太阳底下,感受到炙热的阳光照在身上,才确定自己刚刚从死亡的边缘又重新踏回人间。

仅仅一门之隔,却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门内,阴风阵阵,犹如阎罗殿般阴森恐怖,仿佛能吞噬人的魂魄;而门外,艳阳高照,阳光四射,充满了生机与阳气,是他不舍的人间。

这一进一出,如同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

“刚刚可真是吓死老夫了!”武大人正了正头上的官帽,“人间之事尚未完成,田大人,走吧,回衙门去补充阳气。”

田大人点头,刚刚被皇帝的怒火惊得灵魂差点离体,可不是要回衙门找点事情压压惊、镇镇魂。

待二人走远,皇帝一连喝下三盏茶水才平息了心里的火气。

“庞公公,你说生那么多儿子有什么用?一个个全盯着朕的龙椅,但凡朕对哪个皇子重视些,他便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朕不立储君,一是朕的身体尚可,还能再坚持几年,二是也想多了解一下朕那些儿子们的能力。

先帝爷打下来的江山,朕不能开疆拓土却也要守护住,朕怕将琅华朝的江山交到一个平庸甚至昏庸的儿子手里。

倘若因朕的错误决定毁了祖宗基业,让百姓流离失所过不上好日子,朕百年后如何面对谢家的列祖列宗?”

庞公公心里翻了一个白眼,腹诽着皇帝过分了啊,我一个太监连生儿子的能力都没有,您老还跟我讨论儿子多了的好坏,扎心了呢!

心里吐槽着身体却很诚实,庞公公的身子又弓了些,端起茶壶给皇帝的茶杯续上茶水。

“皇上,奴才没生儿子的物件儿,体会不了皇上的喜忧。不过奴才知道咱琅华朝的江山能传千代万代,百姓们世世代代都能安居乐业。”

作为一个太监,可不能说哪个皇子好,哪个皇子不好,以免让皇帝怀疑他暗中同哪个皇子来往密切。

伴君如伴虎,庞公公打小就在德庆帝身边,自然知道做皇帝最忌讳什么。

别以为皇帝现在看重你信任你,说不定就是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触犯龙颜,就能将自己从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一落到人人可欺负的老太监。

甚至是脑袋搬家去找阎王喝茶聊天。

“你个滑不溜秋的老泥鳅,朕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