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政变(1 / 2)

[圣唐和文宋同时出兵,陈兵边境,大汉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让这两国也感受到了威胁,做出了联合的举动。]

[面对三国的联合,大汉此时也感受到了威胁,已经攻入武周境内的军队开始原地防守,消化战果,国内训练的新军支援西南两道防线,同时也派出诸多使臣,前往圣唐和文宋。]

[大汉内部召开了一场高层会议,你也受邀参加。]

[这场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接下来是继续作战还是收缩兵力。]

[军方的官员主张继续作战,认为现在的大汉有足够的实力快速解决武周,然后再转头对付其他两国。]

[而你的意见是暂时休战,武周现在剩下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冻土,地广人稀,而目前已经占领的区域尚未完全消化,一但继续开战,很有可能陷入持久的治安战中,让圣唐和文宋看到机会。]

[但你的意见并没有被重视,不少人被之前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承平日久,一直被压制的武将们需要战功来获得晋升。]

[当一场会议的讨论不再以对错来讨论,而是以利益和阵营来讨论时,这已经注定了这场会议的结果。]

[大汉选择了继续战斗。]

[攻入武周的军队继续进攻,但是失去了便捷的铁路和后方补充的物资,在冰天雪地里,原本坚固耐用的盔甲反而成了累赘,不少士兵无法适应冰雪天气,纷纷重病,甚至产生了瘟疫,席卷全军。]

[武周的皇帝察觉到大汉军队出现了破绽,亲自带兵撕开了大汉军队的封锁,并且下令武周境内所有人进行反抗,承诺此时反击侵略者所得到的土地都能被赋予相应的官职。]

[这一命令虽然会导致未来武周军阀林立,但是武周皇帝知道,如果不能击退入侵者,那么未来是否还存在武周都是一个未知数。]

[那些武者可以转投大汉,但是他这个武周皇帝却不可能投降。]

[随着这一命令的发布,已经被大汉占领的地区出现了大量起义军,他们虽然力量弱小,但却难以消灭,在他们的影响下,武周军队的后勤和交通受到了巨大影响。]

[这个时候,大汉的武将们还觉得问题不大,只要大汉军队发起进攻,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大汉705年,边境的圣唐军队和文宋军队开始进攻大汉,边境传来无数急报,而此时大汉却没有足够的兵力,最后的家底刚刚被派往武周,眼下的高层已经成为了赌徒,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武周战场上面。]

[但你知道,圣唐和文宋同样明白这一点,所以绝不会拖延太久。]

[或许是你成天担忧国事,涂山雅雅找到你,告诉你她可以说服涂山红红带领涂山的妖怪帮忙,但是被你阻止。]

[你告诉涂山雅雅,这一战是人类四大帝国之间多年矛盾积累的必然结果,涂山绝不能出手,不然等大汉倒下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涂山!]

[你安慰涂山雅雅,虽然这一战大汉会败,但是大汉不会亡,三大帝国虽然现在联手,但本身之间依旧存在矛盾,你可能会致仕,但绝不会有生命危险。]

[你的安慰让涂山雅雅放弃了心中的想法。]

[大汉706年,大汉精锐的军队深陷北方的冰原之中,而圣唐和文宋的军队却不断攻破大汉的城池,大汉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疆土落入这两国之手。]

[此刻,所有人都已经看清了局势,大汉的失败已经无法避免,必须从武周将军队调回来才能保住大汉剩下的疆土。]

[内阁下达了命令,北方的军队终于可以回家,而武周也默契的没有阻止。]

[这一战大汉虽然输了,但武周的损失无疑更大,于是继续和大汉消耗,不如让大汉调转头回去和圣唐文宋拼个你死我活。]

[大汉的军队返回了大汉,所有人都相信,只需要修整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圣唐和文宋手上夺回失去的土地。]

[但是这个时候,天师发出了警告。]

[三日之后,从武周撤退的军队包围了帝都,元帅周元背叛了大汉。]

[当周元身边出现圣唐和文宋的使者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圣唐和文宋的谋划。]

[大家都知道大汉在武周的军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于是圣唐和文宋用了不知道什么方式说服了周元,本来是大汉王牌的军队此刻成为了大汉的催命符!]

[战斗爆发了,叛军在帝都和禁军作战,但禁军数量远不如叛军,大汉的天师一次次出手,试图击杀周元擒贼先擒王,但周元身边也有高手,武周的武圣,圣唐的半圣,文宋的大儒,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保护周元。]

[周元见局势大好,开始劝降天师,承诺这些天师只要投降那么地位不变,而且他们所背负的因果愿意以新朝气运承担。]

[一些天师有所异动,出手制服了最弱的葛天师,然后退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