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星陨(1 / 2)

[虽然武周大军后撤,但在荆北之地仍然留下了重兵,其中还有一位武圣坐镇,好在对方年龄颇大,若非万不得已不会损耗气血上阵杀敌。]

[你将工匠制作的回回炮拉出战场,三日之后,襄阳城城墙倒塌,两军开始交战。]

[武周士兵士气低迷,很快就撤退到樊城,但仍然没能坚持太久,很快就被回回炮砸开城墙,除了那位武圣带着亲兵杀出重围,城中数万士卒皆投降做了俘虏。]

[你留下部下收编俘虏,然后率领大军北上攻打宛城。]

[宛城虽然也是重镇,同样布置了大军,但在能轻松摧毁城墙的回回炮面前,也不过多坚持了几天。]

[随着拿下宛城,荆北之地其他县城也纷纷开始投降,麾下将士们斗志高昂,想要继续扩大战果,但是却被你三令五申制止了。]

[现在各种攻城器械的提升下,汉军的攻城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野战方面依然是弱势,而武周军队不仅精锐同时数量庞大。]

[北伐的最大难度从来不是占领多少城池,而是能够守住多少。]

[可惜,这个道理不是所有将领都明白,好在你的威望足以震慑这些将领。]

[拿下荆北之后,你开始接管荆北的治理体系,同时也命令部队在各地修建防御工事,抵御武周大军的反击。]

[带俺711年,武周大军才姗姗来迟,但数量众多,足足有二十万大军,并且其中有五位武圣,整个武周所有能够调遣的武圣恐怕都来了。]

[武周的军队分成三路,一路从中原出兵,进攻宛城,一路从关中出兵,进攻南阳,一路从汉中出兵进攻襄阳。]

[三路大军,试图将北伐军彻底剿灭。]

[你看出了武周元帅的计划,开始调动军队。]

[而你亲自前往襄阳,抵御从汉中攻来的武周军队。]

[汉中到襄阳路途艰难,很难派出重兵,但带兵的却是两位武圣,再加上襄阳关系粮道安全,这也是为什么你要亲自坐镇的原因。]

[知晓你坐镇襄阳,武周军队却收缩了起来,只是偶尔袭击粮道,你看出他们是在拖在你,但此时你也分不出精力去支援。]

[宛城方向还是被攻克了,虽然之前已经建立了不少防御工事,但是在武周军队不惜代价的进攻下还是失守,残兵匆忙逃窜,南阳也随之被攻破。]

[为了接应逃亡的汉军,你亲自领兵前去救援,却在路上遭遇武周军队的埋伏,另外三位武圣一同出现实施斩首战术。]

[你施展雷法将武圣逼退,带领残军撤退,一路回到樊城。]

[武周大军将樊城围得水泄不通,试图将你和汉军困死在此地。]

[那一日,乌云盖顶,你早已胜券在握。]

[大雨磅礴落下,上游的河坝被汉军破坏,洪水直冲而下。]

[樊城内的汉军早有准备,乘上小舟,身披蓑衣,而城外的武周大军虽然也有防备,却没想到会遭遇水攻,一时之间乱成一团。]

[你带兵杀出,轻易俘虏数万武周大军,而剩下的大军被武圣带着向北逃离。]

[你辛苦谋划这一局,又岂能让他们逃走?]

[你带兵追击,而武周逃兵这一路上也陆续遭遇汉军伏击,这些都是之前被打散的逃兵,但实际上他们听从你的命令漂浮在各个村庄,如今收到命令纷纷前来阻敌。]

[武周的将领和武圣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丝毫不敢留下,只能让士兵断后,身后跟随的士兵一点点的减少。]

[终于,武周的将领们看到了宛城,只是他们来不及高兴,就看到宛城重新插上了汉旗。]

[“尔等已中我家丞相之计也!”]

[此时,追兵已至,绝望的武周将领和士兵纷纷投降,唯有五位武圣仍有余力,相视一望,纷纷逃入附近山林之中,追兵也没有继续追击。]

[荆北一战,武周损失二十万精兵,仅五位武圣得以身免,国力大降,短时间内难以再次发兵。]

[而大汉却夺取了荆北,再加上诸多俘虏以及后方多年积累的钱粮,依旧有着继续扩大战果的能力。]

[但是你知道,可以继续扩大战果,但是不能由你来扩大战果。]

[于是你主动称病,将军中事务交给其他将领,自身返回金陵。]

[你返回金陵那日,云王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门迎接。]

[将你接进宫内,云王承诺要给你封王,却被你推辞,不仅是封王,丞相、还有北伐元帅这些职位你也纷纷放弃。]

[云王难以置信,直言自己绝不会因为功高盖主而忌惮你,他从未怀疑过你,但你为何要这样做。]

[你当着云王的面,解除了道法,头发瞬间由黑转白,脸色枯黄饥瘦,同时身上的气息也奄奄一息,仿佛下一刻就要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