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初见郑和(1 / 1)

这个时候的龙庆帝朱标迫切的想知道历史上的世界各国都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啊就缺一个能够航海的能人,这时候他小脑袋瓜一转想起来一个人,明朝会航海也是航海第一人的也就郑和了,郑和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尊敬的宦官。

郑和,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别名马三保、三宝太监,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县)人,明成祖朱棣的郑和11岁时被明军俘虏,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多次统率水手、军卒、医官、买办等约两万人,分乘宝船百余艘,浩浩荡荡,比起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三艘载重不到百吨的船,规模大得多。历经37个国家,郑和是中国第一个横渡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的人,比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71年葡萄牙人达迦马沿非洲南岸绕好望角到达印度洋,要早半个世纪以上。看主要成就宫太监,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墓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

龙庆帝朱标派人船燕王朱棣进宫面圣,商讨航海事宜,这个朱棣啊一听我老哥这是要干大事啊,随即立马进宫面圣去了,到那以后啊正好有事赶上饭点,两个人做下后开始边吃边聊,这个时候的酒还没什么好酒了也烈兴,后面的章节会有新的好酒面世所以这里先卖个关子。朱标说道:四弟啊,咱哥俩有日子没见了,对了,高炽这孩子怎么样了,伤好了没。上次,多亏了高炽这孩子了,要不是他大明王朝就有灭顶之灾喽,令朕想不到的是朱允炆这孩子竟然能够带着人反他父皇,唉,家门不幸啊!朕念在他是自己的儿子的份上留了他一条姓名希望他好自为之,莫要在干傻事了。朱棣说道,大哥啊莫要伤心我想云纹侄儿经过这件事以后也应该长大了,我的高炽也没有事情伤势也好了!

我府上没有郑和啊,只有一个马和。哦,就是他,从今往后朕给他赐名郑和。明天早朝带他来见朕,朕要让他做朕的出海先锋!第二天郑和就跟着朱棣来到了这大殿之上。只见他躬身施礼道:臣郑和拜见我大明皇帝,吾皇 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庆帝朱标连忙亲自上前扶起来他说道,郑爱卿啊朕这次是想让你做朕的先锋官去海上看看我大明以外的世界,你可愿意啊。郑和说道,臣愿意,臣就是为了航海而生的!龙庆帝说,好,朕等的就是你的这句话啊。

现在事情已经敲定,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航海,看看世界各国眼中的大明王朝。咱们来看看龙庆帝一朝为什么要航海 ,1、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日益发达,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物质前提。

2、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造船工艺的进步,尤其是罗盘针指南应用于航海,为发展海外交通提供了技术条件。

3、宋元以来我国海外交通的发展为郑和航海奠定了基础条件,同时,陆海交通比重发生了变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外交通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下西洋更加的合理可能。

4、龙庆帝朱标时期和平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皇族想要向外展示国力和对海外奢侈品的需求都对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以上是航海的条件,下面我们在谈谈龙庆帝朱标时期郑和的船队。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

郑和宝船是44丈长、18丈宽(即14667米长、5094米宽)。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马欢着)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就这样,郑和带着龙庆帝的期望和万千大明王朝的老百姓的期望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七律 郑和下西洋

滇池碧碧木盆黄,童梦成真浩气扬。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且看寺中来五谷,繁花灿灿入幽香。

龙庆帝侧重赞扬郑和统兵作战的卓越指挥才能

或万有一敢拒逆,

尔时麾兵试一击。

丑类骈首歼锋镝,

遂致天威震蛮貊。

下一章,起锚,郑和一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