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上工第一天(1 / 2)

旁边地里干活的黄秀秀看不下去,过来紧急教学一番,两人才算勉强能走出地界。

两人都是聪明人,来回几趟后熟能生巧,就学会了。

只是卫宣年纪小,身体硬件跟不上,跑一趟需要花不少时间。

然后,杨临安就开始整活了。

他追在卫宣屁股后头问她“正好现在有空,要不咱们谈谈?”

被背篓压的脸红脖子粗的卫宣,努力撑着身体,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

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神情轻松的人,心里无端生出一股火气来。

她绕开杨临安往河滩边走,杨临安又跟上去“要不我帮你,你和我谈谈?”

卫宣不理他。

吃力地从肩膀上卸下背篓,再摸一把额头上的汗,只觉得腰酸背疼。

知道干农活苦,没想到会苦成这样。

背上背篓,她整个人被压得佝偻着身体,还必须得咬牙坚持,尽量缩短时间。

否则,会更累。

都不知道农民们是怎么长年累月坚持下来的。

杨临安随手把背篓里的石头倒下,一根手指头拎着背篓跟在她身后“要不你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卫宣停下脚步,认真的看着他“不用了,你能帮我今天,也帮不了明天,就算你能帮我明天,也帮不了以后。”

她只能靠自己去习惯农活的强度。

杨临安本还有些玩笑的脸变得严肃正经,看着卫宣的目光极为认真,还藏着欣赏。

能这样要求自己的女同志,值得他如此对待。

来十里屯不过几天,杨临安却对知青的生活并不陌生。

他知道,为了能适应下乡生活并拿到工分,知青们都用尽了浑身解数。

有人选择偷偷出钱雇村里人给自己干活,有人选择吸引村里异性帮自己干活,还有人算计别人给自己干活。

当然,也有人靠自己干活。

可就算是靠自己的黄秀秀,也做不到卫宣这样严词拒绝。

更多会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再力所能及的做自己能做到的。

杨临安态度认真,就像在国旗下宣誓一样“卫宣同志,我希望你能和我谈一谈。”

卫宣蹲下,把石头往背篓里装“我同意,但不是现在。”

她抬头,诚恳的看着他的眼睛“不过我希望我们能达成共识,昨晚的事,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杨临安向她保证“那是自然,我以我的信仰保证。”

卫宣彻底放心。

只因信仰二字,只因他的身份,她虽不能感同身受,却也知道信仰对军人的意义。

这不是可以随便拿来说事的。

卫宣决定投桃报李“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我给你答复。”

“好”

一天下来,卫宣整个人都废了,不仅浑身僵直,背上更是火辣辣的疼。

是被背篓剐蹭的。

她一步一步挪回知青点,却被韩红霞通知“今天轮到你和朱继军做饭了。”

看一眼厨房,发现黄秀秀和周行已经在做饭了。

她随便坐在屋檐下“我知道了。”

将灌了泥土的解放鞋倒过来抖落,直到里面干净为止。

又从卧房取出干净的鞋子,洗干净脚,这才换了衣服。

看她这讲究的样子,洛英撇嘴,人都动不了了,还管干不干净呢?

再过几天,都能面不改色和土疙瘩一起睡了。

朱继军扛着一捆柴从外面进来,放在老知青柴火堆旁边。

“安大哥,我想用湿柴换些干柴,可以吗?”

他们刚来,没有干柴火能用。

“可以,这有什么不行的?反正你们又不是白拿。”洛英听到后立刻答应下来。

顺手人情的事。

朱继军道了谢,减去昨晚欠的柴火,拿回小半捆干柴火。

他看向卫宣“你还好吗?”

干了一天活,他这个身强力壮的男同志都受不了,也不知道卫宣是怎么熬到天黑的。

卫宣疲惫的点头“可以。”就算累,她也会做完自己该做的。

朱继军又打来水,劈好柴,把准备工作全都做好。

他这也算是照顾卫宣了。

卫宣笑笑,接受了他的好意。

她是想靠自己,却并不意味着要拒绝所有人的帮助。

朱继军的人情她可以等以后再还回去。

但杨临安的人情却需要她承担风险,两者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今晚的晚饭是玉米面糊糊和炒土豆丝。

吃完也没有多少饱腹感,只是稍稍缓解了饥饿。

可他们的粮食只有那么多,必须要省着吃才能撑到秋收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