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智救秦王(六)(1 / 2)

在方太尉走到门口那刻,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名年轻男子,他虽然和那些黑衣人不似同伙,但看他神色气度都不像是一个,普通的丝绸商人。

不过来时董知县曾经交代过,若没有那黑衣人踪迹,还是不要随便得罪武家为好,毕竟那武家在当地是乡绅富户,县里很多资金还要仰仗他的资助!

何况那武老爷如今的夫人是前朝皇室后裔,这大唐建国之后,曾经颁布指令,要厚待这隋朝杨氏后人,若是盲目行动,只怕会惹来麻烦!

而且从方才来看,那名男子和那龙王庙失火,也并无关联!

夏日午后,“见过二殿下!”

武老爷在书房向面前的人跪拜行礼,年轻男子扶起武老爷,“想不到,我在这里住了几日,竟然不知道,会是武老爷府上!”

“是我那个女儿顽劣不堪,竟然让你屈尊在那狭小杂乱的地方!”

“老朽有罪,是我的罪过,”

年轻男子看到武老爷又要跪下行礼,连忙扶着面前人,“武老爷当年在我随家父征讨之时,慷慨就义,如今机缘巧合,你的女儿又救了我身边人的性命,看来你武家于我李世民颇有渊源!”

“二皇子妙赞了,瑶光从小顽劣成性,因为她的娘亲生产时难产,她又是家里的幼女,我和夫人疏于管教,我日后一定好好管教于她!”

“武老爷切不要这样说,令爱虽然年幼,却能临危不惧,先后救我和身边人脱困,实乃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好女孩,这都是武老爷和夫人教导有方啊!”

武老爷听着面前人夸奖,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忙询问眼前人。

“二皇子怎么会,只身来此地,京城并没有二皇子离京的消息!

“父皇近日病重,我来此地,是来寻前隋太医院的国手,魏良陳”

“可来了才知道,这魏良陳早在三年前就病故了,原本打算立即返回京城,谁知道竟然会被追随而来的刺客袭击!”

“若非我和身边的朝南换了衣服,那些人以为追杀的人就是我,只怕我……”

“二皇子出京之事,乃是京城秘闻,这怎么会刚来此地,就遇到刺客?”

李世民一拍桌案,“这大哥在京城时就处处寻我短处,我念着兄弟一场,不与他计较,想不到他这么歹毒,诱骗我出京,设好埋伏竟然要杀我!”

“二皇子,是怀疑这些人是太子派来的!”

武老爷震惊,李世民看着竹帘外的花园,“你曾经随我起过义,你虽然没有参与到当年的战火中,可军中粮草若没有你那些,慷慨就义恐怕我也难成气候!”

“事情平息以后,我原本要父皇论功行赏,赐你高官厚禄,你却举家外出,我至今不知道你竟然委身于此!”

“你已经远离了,京城那些是非之地,我恐怕也不便打扰你了,我现在就离开这里!”

李世民要走,武老爷却挽留,“二皇子当年随皇上起兵之时,乃是大义,武冒人,只是一个商人,并不懂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大任,可我行商之久,人还是识得,当年的二公子和如今的皇上,做的是百姓苦民所愿,”

“武老汉,最重生意场上人品行为,二公子的品德,我武老汉佩服,甘愿相助,当年如此,现在亦如此!”

李世民扶着面前人,“武老爷就不怕,因为今日之事,惨遭我那兄长的毒手!”

“二皇子说哪里话,武冒人若怕,当年就不会帮助还是二公子的你!”

“如今二皇子既然已经知道行刺之人是太子的人,只怕你此刻回京城,皇上身边已经布满你的谣言,而二皇子此行也是凶多吉少!”

“既然他们不当我是兄弟,不当我是儿子,我也不用再有所顾虑了,”李世民眼睛里露出一抹杀气,拳头轻轻砸向桌面,那桌面发出沉闷的声音!

“二皇子尽管吩咐,我武家上下愿祝你成事!”

李世民扶起地上跪着的人,“如今我需要出城,去惠明所在的,军队!”

驻守在惠明的将军是李世民当年,起义时的右先锋官,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如今李世民身边无人接应,急需要人接应。

武老爷起身走到门口,“去备马车,我要去城外十里坡的沈家商讨来年的合约问题!”

家丁听道吩咐离开后,武老爷走到李世民身边,“恐怕要委屈二皇子一回,要和我同乘一辆车出城了!”

李世民拍着面前人的肩膀,“他日若我成事,毕论功行赏,”

马车上只有一个车夫,车厢里是武老爷和年轻的账房先生,而这守城门的人,明显是接到了上面指令,拿着画像对照找人,“你们是出城的?”

“武家的车马,难道你们也不认识?”

面对守城卫兵的盘问,马车夫显然很不开心,“庆云不可对官爷无理,”

武老爷给身边账房先生使眼色,账房先生从搭喇里,掏出几两散碎银子,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