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中州贸易(1 / 2)

英连山狭口,肖玉城和白折一人一边,护送着一辆马车,从这条狭口往南走。
这是秦堂第二次正式踏过中州的英连山狭口,第一次,已经是他就封北疆之地时经过此地了。
就在昨日,北疆军终于清算了所有的收获和战损,在经过通报之后,秦堂便带着三万军队,通过这里。
“殿下,虽说刘由的军队被我们攻破,但是仍需小心,若是他们狗急跳墙,那上万人的数量对上我们,恐怕也无暇顾及您这边。”
肖玉城虽说很是看不起刘由的战术,但是那家伙,相比于黄成道可是强了不少。
“放心吧,他们如今根本没有能力同我们动手。”
秦堂早早的便得到了京海关的事情,如今的中州军,已经算是无路可走。
北疆军的心气很高,速度也在不自觉中加快,纵然此时地面已经开始冻上了,但是他们的速度却没有什么影响。
几个时辰之后,三万大军,已经出现在京海关的城门口。
这座关门轰然间打开,大门洞的下方,一众京海关的百姓们,立即喜笑颜开。
大家早已经听说了北疆的事情,也非常清楚那里的百姓们,此时正在享受着靖北王的政策红利。
秦堂坐在马车里,面无表情,只是感觉着马车的轻微晃动。
这时,一整支队伍突然间停下来。
白折立即策马向后,掀开轿子的帘子,轻声道:
“殿下,这京海关的官员们到了。”
秦堂只听到面前不少人齐声开口:
“我等京海关官员,拜见靖北王!王爷荡灭敌寇,顺应天道,如今来到我们京海关,真是让我们期待良久,从此之后,我等定然誓死效忠,绝不敢违!”
眼看着那帮人将要跪下去,秦堂这才一步从马车中走出来,沉声道:
“诸位大人平身,北疆军次来京海关,只为借道,这座关隘,也永远都是我们大隆的土地。”
“至于你们所说的效忠,那是对陛下说的,本王,不受你们的忠。”
等他话音落下,从面前那群官员之中立即走出来一个,头戴乌纱,乃是大隆从四品的官职,这座关隘的真实运行者。
“下官候真元,为京海关监事,我等如今已经在府上为王爷做好了饭食,请王爷移步寒舍,随后,我们再来商议其余事!”
听到这话,只露出一个苦笑的表情,说道:
“恐怕要让侯大人失望了,小王这次来到京海关,是奉了父皇的旨意,要前来找寻中州残军的行踪。”
“侯大人心意我领了,但如今父皇旨意未能达到,让我实在是心焦,就不去打扰几位大人的雅兴了。”
秦堂说完这话,扭头看向这群官员身后的金吾卫。
“殿下,几日以来,我们都在寻找刘由他们的踪迹,但是很可惜,那些人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了。”
“消失?”秦堂有些意外,刚想说些什么,却意识到这地方不太合适。
“王爷,那帮残军实在构不成威胁,您从北疆来此,度过英连山,实在劳顿,还是先吃些饭食的好。”
身边的候真元赶忙开口。
对他们来说,现如今最好的打算便是巴结上这位靖北王。
他们距离北疆较劲,在那些金吾卫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之前,便已经知道了这位靖北王的传奇事迹。
况且陛下未死,新皇继位实在不合礼制,于情于理,他们都该仰仗这位靖北王。
……
隆皇是在五天之后,来到京海关的在秦堂的北疆军确保了这座关隘没有任何危险之后,才决定将他接来。
毕竟如今,已经是中州的地界,自己那休息了几个月的老爹,也该活动活动了。
在京海关的监事府内,候真元低着头,甚至都不敢偷瞄这父子俩。
如果不是因为皇城叛乱的事情,他恐怕这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这父子俩!
隆皇甚至都没有去看候真元一眼,只是看向秦堂,问道:
“刘由的叛军,还没有找到吗?”
“不曾找到,儿臣怀疑,他们可能直接跳过京海关,将中州的消息,送到了皇城去。”
这是秦堂猜测最为合理的一点,如果那帮人此时还在京海关内,自己不可能找不到。
隆皇见他不着急的样子,也放下心来,继续问:
“那你来说说看吧,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秦堂听这话,只能苦笑,赶忙道:“父皇,您才是皇帝,儿臣只是打手。”
“嗯?”
隆皇有些惊讶,不禁笑出声来:
“老七,你这可是抗旨啊!”
“这里是中州,不是儿臣封地,我若插手过多,恐怕不太好吧?”
秦堂赶忙继续推脱,军事战斗,其实并非他擅长,相反,上座的这位皇帝,才是真正的好手。
如今在这位靖北王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挣钱!
早在当时路过中州时,他便看出了这块地方,沟通四方,最是适合做生意。
“少废话,你日后是要镇守北疆,军事一行,最是重要,必须精通,所以这个任务,朕交给你,直到进入皇城。”
隆皇三句两句,便降这些事情再次扔回给自己的儿子。
之后,他才扭过头,注意到了还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