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你为什么这么紧张(1 / 2)

朱元璋惊讶地看着朱怀,眼中闪烁着鼓励的光芒:“真的吗?具体怎么解决?”

寿州的困境让朱元璋和满朝文武头疼不已,他们苦思冥想了数日均无良策。

如今听说朱怀短短几杯茶的时间就有了解决方案,心中虽有疑虑,但也感到了几分宽慰。

朱怀却摇摇头,慎重道:“老爷子,此事关系重大,我不忍让您独自承担风险,您最好找几位可靠的官员一起来共担风险。”

“我提出的解决方案颇具冒险性,万一失败,您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

“不过,您刚才也提过,法不责众,多人共同分担风险,即使计划最终未能成功,您也能安然无恙。”

朱元璋听罢,心中温暖,欣慰地道:“你尽管说,我无所畏惧。”

朱怀沉默不语。

朱元璋忽然想到,是否可以借此机会观察朱怀在面对朝廷文官时的表现呢?颇有可行性!

朱元璋起身,道:“好!我去请几位在朝廷中根基稳固的官员过来!”

话音刚落,他便迈步走出房间。

赵檀儿痴迷地看着朱怀,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问:“你真的能解决寿州的危机吗?”

朱怀再次点头,看到赵檀儿满脸焦急的模样,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这么紧张?”

赵檀儿没好气地说:“我父亲是寿州府兵马使,寿州一旦乱起来,我父亲也会受到影响!何况我家很多亲戚姐妹都在寿州,他们的安危未卜,我怎么能不着急?”

“原来如此。”

朱怀点了点头。

赵檀儿急切追问:“你别只说‘原来如此’,到底有什么办法?”

朱怀思索片刻,对赵檀儿说:“跟你说了你也未必能理解。”

“你……”

赵檀儿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一副受气的模样坐在旁边,瞪着朱怀翻了个白眼。

此时,朱元璋已返回奉天殿,傅友文、詹徽等人正深思着他方才的话语。

为何要对于皇上的身份保密,又何以言及有人能够解决寿州的困境?

皇上言语间颇为隐晦,这位人物究竟是何方神圣?

傅友文和詹徽心头都不禁泛起了疑惑。

“走吧!穿戴整齐,带上你们的属吏,随本官出一趟门。”

这话一出,二人再度愕然。

皇上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要知道,傅友文现任户部侍郎,朝廷正三品大员,而詹徽则是吏部尚书,正二品重臣。

皇上竟然要亲自带领这两位朝廷显贵,亲身去拜访他人?

那位在皇上心中地位如此崇高的人物究竟是谁?

傅友文内心疑窦丛生,不禁想起上次皇上提升商税之举,他不动声色地暗自心惊。

难道那次提高商税的决策,也是出自皇上口中的这位人物?

天哪!皇上对这位人的倚重程度竟至如此?他究竟是何来历?

傅友文心中一阵战栗,满腹好奇。

相较于傅友文,詹徽的心境则是欢喜若狂,上次受皇上召见时,他就从皇上的话语中捕捉到了端倪。

此后的日子里他又找刘三吾求证,从刘三吾口中得知,外面那位很可能就是已故的皇明长孙朱雄焕!

詹徽并未表露自己的猜测,面容依旧保持着平静。

路上的百姓已被锦衣卫疏散。

一行人乘坐软轿,在属吏们的簇拥下,来到了朱怀的府邸门前。

身为朝廷两部的主官,加上朱元璋特意安排的宏大排场,他们的出行规格自然符合正二品与正三品官员应有的气派。

朱怀携家眷出门迎接,看到身着红袍、绿袍的众多官吏,立刻恭敬施礼。

两人瞥向朱元璋,只见他闭目站立在后,沉默不语,他们只好硬着头皮接受朱怀这一拜礼。

“屋里谈。”

詹徽率先打破沉默。

“遵命!”

朱怀从容回应,引领众人步入厅堂。

待众人落座后,一股犹如山岳般的威严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平日里豪放的赵檀儿在这诸多大员面前,也显得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找了个角落安静坐下。

朱元璋默默地审视着朱怀,见其神情坦然,不亢不卑,毫无畏惧之态,心中十分满意,对朱怀的欣赏又增添了几分。

抛开其他不说,单是这份面对大场面而不怯场的气度,就实属难得。

平时这孩子与他畅所欲言,甚至纵论治国之道,每一件事都能条理清晰、颇有见地。

然而那些都是私下里的祖孙交流,并无外人在场,朱怀自然表现得轻松自在。

但在此类正式场合中,朱怀将会如何应对,朱元璋始终心存疑问。

朱元璋深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