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何故无事强装态(1 / 2)

与此同时,黄子澄与齐泰亦不得不硬着头皮,筹备鹿鸣宴及接待占城国使者的事务。

鹿鸣宴并非普通宴会,它有一套繁复至极的流程规则,需严格遵循,任何环节都不可遗漏。

待所有流程走完,黄子澄便开始对各位新科举子加以勉励,并对此次南直隶乡试做出总结。

然黄子澄明显感知到,这批南直隶的举人们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似乎颇为敷衍。

黄子澄暗自握紧拳头,意识到自己在这些举人眼中的士大夫形象已然受损。

黄子澄咬牙,视线忽地落在一脸谦恭的占城国使者身上。

作为大明南疆边陲的邻国,占城国被夹在交趾和云南布政司之间,是一个弱小的国度。

近年来,交趾不断侵犯其领土,而占城国无力抵抗这强大的敌人,只好派遣使者前来大明寻求归附庇护。

黄子澄心中灵光一闪,何不用这群异域小国来重振自己士大夫的威望呢?

他对占城国使者微笑着举杯:“今日我们不仅要庆祝大明新科举人的成就,也要欢迎我们的友好邻邦。”

“来,本官敬诸位一杯。”

占城国的几位使者连忙起身,恭敬地回敬黄子澄。

黄子澄颇感满意,问道:“听闻贵国也在学习我大明的文字与文化,进展如何?”

占城国一名中年使者回应:“回禀上国大人,鄙国略有所得。”

黄子澄轻轻点头:“那本官就考校一下,答不上来也不打紧,回去慢慢思考也可,只当增添些许雅趣。”

黄子澄的真实意图,是想出一道能够震撼全场举子的文学题目,从而重新树立他们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对于这些外邦小国能否解答,黄子澄心中自然抱着大明帝国固有的优越感。

“诸位请听题。”

黄子澄稍作停顿,徐徐说出上联:“凤栖梧桐梧栖凤。”

在座的举子们,听到黄子澄的上联后,均陷入沉思。

这并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而是一副回文对联。

回文对的要求是无论正读还是反读,内容都要一致,同时还要符合对仗和平仄的要求,下联同样必须是回文对。

这样的要求叠加在一起,使得这对联并不那么容易应对。

齐泰斜眼看着黄子澄,似有所悟,微微一笑,黄子澄这个老谋深算之人!恐怕给他占城国出难题只是表象,真实目的在于震慑在场的所有举人才是!

黄子澄此举不动声色间,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文人素养。

看到那些举子们个个愁眉苦脸的模样,齐泰知晓,黄子澄刚刚丧失的声望,大概率会因此恢复过来。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意料。

占城国那边,一位英俊的年轻人竟脱口而出:“凤栖梧桐梧栖凤,珠联璧合璧联珠,山水相连向水山,舟逐浪涌浪逐舟,风舞柳丝柳舞风。”

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寂静!

众举子瞠目结舌,满脸惊愕。

正当他们绞尽脑汁之际,这位来自占城的年轻使者已经对出了下联,而且一连对出四个。

虽然回文对称不上绝对难对,但在短时间内对出四个,实属令人难以置信。

众人目光转向黄子澄,莫非黄子澄此举是在替占城国扬威不成?

然而,不久之后,那位占城国年轻俊美的使者又对黄子澄说:“外邦小臣研习诗书时,曾构思过一个对子,上联是‘三光日月星’。”

他注视着黄子澄:“大人可否赐教下联?”

对方眼神清澈无邪,显然并无丝毫挑衅之意,只是单纯地探讨学问。

三光日月星。

占城国使者的上联,虽看似简洁,细细品来却令人心生寒意。

对联中的数词,须以数词相对。

上联已现“三”字,下联便不应再提,而“三光”之下仅有三字,如此一来,无论是以何数目相对,接续的字数要么超出三,要么不足三,也就是说,此联字数实难对应!

黄子澄愣住,瞠目结舌,脸色略显僵硬。

若对方有意挑畔自己,乃至挑畔整个国家,他尚能秉持士大夫激昂陈词之特性,立足道德高地,痛斥对方至体无完肤。

然而今日之事,却是他率先卖弄才情,且看那小国使臣满脸虔诚求知的模样,哪有一点挑衅之意,分明是以温文尔雅的姿态,向大明帝国的士大夫请教学问。

倘若是国内同僚间的学问切磋,输了也不算丢脸。

但此刻不同!对方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弱小的番邦国,而我们大明呢?我们大明乃是泱泱大国,倘若对此联答不出来,那简直是颜面扫地,丢尽脸面!

本国的汉文化,竟反被他人弘扬光大,而自己却束手无策。

此事一旦传出,丢脸的并非黄子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