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装腔作势(1 / 2)

庭院中央集聚了不少人,大多是年轻一辈围聚一处。

由于还未到用膳时刻,众人皆略感百无聊赖。

听说这里有举人要讲故事,瞬间吸引了大批听众围拢过来。

刘子期内心也有些得意,思索片刻后,他下了决定!

那部《西游记》的剧本,他曾在国子监偶然从几位小王爷口中听闻,确信这部作品尚未在民间广泛流传,如今若是将其归功于自己,应该不算过分吧?

整理了一下嗓音,刘子期故作姿态地道:“这部剧本,其实是出自鄙人在下的恩师之手,今日就拿出来与众位分享一下吧!”

毕竟还是要保留颜面,若是硬说自己原创,万一被追问到其中疑点,答不上来就糗大了,于是权且杜撰一位恩师罢!

“故事发生在神州四大部洲之一的东胜神洲,有一块奇石吸吮天地精华,最终化身为灵猴……”

刘子期本就是一位言谈举止从容不迫的举人,他的话语流畅悦耳,音节抑扬有序,加之讲述的故事本身就极具吸引力,转瞬间便把周围的姑娘们和公子们深深吸引住。

朱怀与朱元璋在后厨享用美食,吃得津津有味,眼看接近尾声,两人便向胖厨子挥手示意,一同前往前院。

朱元璋带着几分好奇望向聚拢的人群:“怎么大伙都挤在一起呢?”

朱怀也是一头雾水:“不清楚啊,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朱元璋提议:“我们过去看看热闹吧。”

朱怀点头,一边搀扶着老爷子,一边朝着密集的人群走去。

人群中心仍回荡着那滔滔不绝的讲述声,朱怀不禁微微皱眉。

“那只灵猴为了追求长生不死,独自踏上了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拜入了菩提老祖门下。”

“随后数日,灵猴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修炼成了变幻莫测的七十二般变化。”

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朱怀瞥了一眼,发现老爷子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故事之中,然而眉头微蹙,似乎对‘孙悟空’这个名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哦,我想起来了!”

朱怀笑着问,“老爷子喜欢听这个故事吗?”

原来,这个名字正是上次中秋节时,朱栋那几个淘气的孩子提及的角色。

朱元璋思考的角度却与众人迥异,他沉吟道:“老人家并非单纯听故事,而是在领悟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虽然表面上这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传说,但其中却蕴含了许多至高的哲理。”

“比如孙悟空虽表面顽皮捣蛋,却有着非凡的决心,若非如此,他又怎能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去寻求长生之术?”

“不过,这个故事中确实存在不少疑点。”

朱元璋皱紧了眉头。

朱怀疑惑不解:“为何这样说呢?”

朱元璋解释道:“你看,孙悟空前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找菩提祖师,途中遇到的樵夫告诉他山上住着神仙。”

“既然樵夫都知道此事,为何集市上无人告知孙悟空呢?”

“再者,樵夫起初提到的名字是须菩提祖师,后来却又改口称其为菩提祖师,这个‘须’字是否可以理解为‘虚’,暗示山上这位菩提祖师可能是假冒的?”

“进一步来说,都说花果山乃洞天福地,何以三百年间竟无妖怪觊觎孙悟空的地盘?那时孙悟空尚未习得仙法啊!”

“周边妖怪众多,难道他们就不垂涎这块宝地?”

朱怀愈发对朱元璋的洞察力钦佩不已,瞠目结舌:“老爷子您竟能看出这些细节?一般人听故事也就罢了,很少会去深究其中的不合逻辑之处!”

“另外,菩提祖师明明是道教中人,但他教授孙悟空时,却涵盖了道、佛、儒三家的学问,这是为何?”

“孙悟空原本是没有名字的,菩提祖师为何要给他起一个佛家的名字?”

“要知道,西牛贺洲本应是如来的领域,却出现了菩提祖师这样的角色,如来为何能够容忍?”

“可能这所谓的菩提祖师其实是如来所化?孙悟空背后的力量是否就是如来?《西游记》主线便是取经之旅,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对佛家声誉的宣扬,那么,这一切是否可能是如来精心策划的一场弘扬佛教的大计呢?”

每个读者阅读《西游记》后都会产生各自的理解,朱怀也不例外,对于这些问题,他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朱元璋闭目思索,微微点头:“倒也有些道理。”

待朱元璋睁开眼睛时,赫然发现原本围绕在刘子期身边的听众此刻正热切地盯着他们爷孙俩。

连赵檀儿也托着腮帮子,睁大眼睛望着朱怀和朱元璋。

“快说呀!”

赵檀儿率先催促起来。

四周人群立刻响应:“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