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好东西!(1 / 2)

朱怀此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如今距离洪武皇驾崩之日,尚有七年光阴,既不算漫长,亦不算短暂。

届时若朱棣挥师南下,他又该如何应对自身的处境?

当前蓝玉等人暂且还算安稳,然而变故总是在暗中潜伏。

洪武皇的个性与为人,朱怀完全不得而知,只能通过自家父辈偶尔透露的一些信息,试图揣摩这位帝王的性格。

近来,朱怀一直向自家父辈探询洪武皇的为人,目的便是为了预判局势,提前做好准备。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由于对历史遗憾的弥补,朱怀竭力保护了可能遭受洪武皇清洗的蓝玉。

然而,蓝玉这些人是否会在日后支持朱允炆登基?

假若朱允炆真的即位,这副沉重无比的大明江山,由自家父辈呕心沥血守护并力图矫正的汉族疆土,他是否能够担得起这份重任?

朱怀毫不掩饰对朱允炆的鄙夷,但这并非针对其个人品质,毕竟他与朱允炆从未有过交集,谈不上厌恶与否。

他真正不满的是朱允炆的施政理念,自从他在初掌政权便重用黄子澄等一众书生气十足的士人,朱怀便已明白,如若大明在他的引领下发展,极有可能走向宋朝那种政治体制的复辟之路。

这无疑是对历史进程的倒退,使华夏民族再次面临严峻的危机。

再过些时日,欧洲势力将崛起,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美洲大陆将被发现,印第安人将遭遇外来的侵袭与屠杀,海外力量将以迅猛之势发展强大。

尽管辽东的女真人尚未表现出明显的野心,但只要他们存在一日,大明就始终面临内部隐患的威胁。

大明四周皆是险境,朱怀对此看得分明,只是他人未能具备朱怀这般深邃的远见卓识。

系统赋予自己称帝的使命,在朱怀看来,除了造反而外,似乎并无他途。

问题在于,即便蓝玉、常茂等武将对自己颇为友善,但他们是否愿意追随自己一同造反呢?

这可能性究竟几何?

朱怀决定找个机会,通过微妙的方式试探蓝玉和常茂等人的态度,虽不必直截了当地挑明,却也要旁敲侧击一番。

然而,自己有何德何能,能够让这些傲视群雄的武将无条件地信任自己,并跟随自己去做那些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的事情?

朱怀摇了摇头,将纷飞的思绪收回,视线再次落在胡青璇的书信上。

“对了,咱们国家的一支船队曾有一次远航归来,得到了一件非常神奇的物件,形状奇特得很,据说那是来自海上的神物。”

“父皇为了表示对你的谢意,特地将此神物赠予你。”

“神物置于盒中,盒子由一颗玲珑珠封锁,需将左右卡扣同时解开,方可开启。”

“这玲珑珠内构造复杂,朱公子,你或许需要找一位技艺精湛的绣娘才可解得此锁,希望你在接下来几天内能将其打开,我相信你这么聪明,最多三天,至少也要三天,嗯!”

看完信件,朱怀撇撇嘴,口中嘀咕:“花里胡哨的!”

他手中紧握着那颗透明的翡翠制成的锁,只见锁内布满了细小的孔洞,要打开它,必须用针线穿过去。

朱怀捏紧翡翠锁,猛地一发力,翡翠锁瞬间化为碎片。

他揭开盒子,瞥了一眼其中之物,顿时惊愕不已,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确实是神物啊!”

朱怀将盒中之物握在手中掂量,眼中闪烁着异彩。

这东西他再熟悉不过了,不是红薯还能是什么呢?

在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普遍不高的背景下,它的生命力与饱腹效果均堪称卓越,将其称为神物实不为过。

幸亏眼下正值严冬时节,云南地区也变得寒冷起来,加之盒中放置了冰块予以保护,否则这宝贝到了应天府恐怕就要变成红薯干了。

朱怀唤来马三保,吩咐道:“你去拿个铜盆,盛满水,将这东西放入水中,每隔七天换一次水。”

能否成功培养出红薯的根茎,进而大规模种植,关键就在于初期的照料。

马三保好奇地看着这块黑乎乎的东西:“爷,这是什么呀?”

朱怀答道:“是从海上寻来的宝物,能填饱肚子,我打算试种一下。”

马三保听闻,瞬间提起了兴致,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问道:“老爷,海上的世界竟如此奇妙?”

朱怀略感意外,看着马三保那独特的眼神,回应道:“当然,海上的奇观无数!”

也许此刻在他心中播下的这颗种子,未来可能会带来惊人的蜕变!

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其背后的深意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例如可能涉及海外扩张。

这一点,朱棣虽未曾细想,但朱怀却已在心底悄然盘算。

马三保满眼憧憬,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