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待你执掌政局,自会领悟!(1 / 2)

朱元璋接着说:“孔子最初的学术主张中,还蕴含着许多君民平等的思想,只是你现在所见不到,现今流传的孔子学说,大多是在东汉时期经过改编后保留下来的版本。”

“历代帝王明知供养这些大儒耗费财力,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思想能够深深影响数代人的观念,作为统治者,我们需要借助他们来确立君臣有序、父子有别的伦理纲常。”

“如今江山初定,欲要管理好百姓,就必须掌握住他们的忠君爱国思想。”

“那如何把握住他们的思想呢?这就得依靠这一批看似无所事事的大儒。”

“有了他们,皇权的威严才能得以维持,故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愿轻易触动他们,孔门能够历经千年传承,不论哪个朝代,皇帝都会以礼相待的原因就在此。”

朱元璋注视着朱怀,语气深沉地说:“孩子,现在告诉你,小孩儿讲究对错,而身为大人的我们,考量的往往是利益得失。”

“尤其是当你身居高位后,需要用包容天下的视角去剖析问题的本质,而非仅从个人角度出发。”

“很多人,比如蓝玉那样的武将,都如同你一样,认为这群儒生对国家并无实际贡献,何必供养他们?”

“如果你只是一名将领,有这样的想法倒也不错,但若你升至执政阶层的高度,就不能再用这种思维来看待问题。”

“记住,眼界要放得更高,要站在天下的立场,以一个国家最高权力者的视角审视事物本质,你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更广阔的视野!”

“许多困扰你的谜团也将随之解开,许多你渴望理解的事物也会豁然开朗!”

“儒家思想能够流传千年而不衰败,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只要是一个人执政的社会,儒家理念,必将永存不灭!”

“当你坐上皇位,你才会意识到,对于君主而言,这样一个群体是多么强大的工具!”

朱怀内心激动不已,心跳加速。

他愣愣地看着朱元璋,那伟岸的身影仿佛瞬间笼罩在他眼前,老人眼中闪烁的是洞悉万物的智慧!

的确如老爷子所说!

只要有皇权存在,只要有君主专制,那么就需要儒家学说来规范普天之下黎民百姓,以此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朱怀之前不明白,只因他站得还不够高,也曾疑惑,为何这样一种束缚思想的学说能在各个朝代长久不衰。

如今,他似乎明白了!

为何整个古代封建体系直至终结,儒家理念才完全崩溃,各种学说得以解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才真正来临?

在长者的点拨下,朱怀全恍然大悟!

这也正是他内心激动不已的原因所在!

只因长者审视世事的眼光,精准锐利得让朱怀全震撼不已!

此刻,若有人告诉朱怀全,长者实乃一位穿越者,他都会深信不疑!

朱怀全暗自握紧拳头,也逐渐理解为何不论这群人如何无能,朝廷仍会竭尽全力供养他们。

尤其是登上皇位之后,首要之事,且应时刻铭记于心的,便是稳固自身的统治权!

因此,君臣之间的秩序不可乱,尊卑等级不可混淆,伦理纲常不可动摇!

朱怀全陷入深思,而朱元璋并未打搅他,只是在一旁悠闲地品茗。

“小子,对于这套国家制度,你要慢慢跟随我,洞察所有事物的本质,这对你的未来统治至关重要,千万不可行事鲁莽。”

在不远的梅园庭院中,孔讷环视周围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不禁感到一阵失落,他仰望天空,困惑地问道:“大家都约定了时间,现在已过约定之时,为何几乎无人前来?”

齐泰同样满腹疑问,刚才院外还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为何此刻只有寥寥数人到场?

最为难堪的莫过于胡广大、滕用亨、梁用行这三位书法大师。

他们手中紧握毛笔,维持这一姿势许久,手已酸痛不堪。

可是,面前仅有的这几个人,似乎对他们售卖的书帖并无太大兴趣。

这无疑更加令人尴尬。

“老爷,老爷!”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前方传来,一名小吏疾步奔至,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外面那些人,他们,他们都是来买邮票的,与我们无关。”

齐泰差点被这不会说话的小吏气炸:“什么邮票?”

“就是那种,嗯,能够作为邮寄信件凭证的小纸片,一张仅售几文钱,却能将信件送达千里之外,是朝廷针对驿站制度改革的一种新举措。”

汇报完毕,小吏才缓过气来,看向齐泰,继续道:“老爷,我只是过来通知您一声,我,我还有别的事,先走了。”

言毕,他转身快速离去。

“你——”齐泰脸上闪过一丝愠怒,跺了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