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独立团近一年的战绩(1 / 2)

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打得日寇措手不及。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次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也让团队成员们对傻蛋更加敬佩和信任。

而傻蛋也明白,真正的独立团不仅仅是受到崇拜,更要带领大家走向胜利。

“迅速打扫战场,不要留活口,更不要俘虏,明白吗?”

“是!”

所有士兵都是非常开心,非常兴奋,就连参加整个过程的林羽都是两眼放星星的看着傻蛋。

此时此刻的傻蛋,犹如战神附体,仿佛化身为三国时期纵横天下的吕奉先,令人情不自禁地生出敬畏之情,忍不住想要顶礼膜拜。

他实在是太强大、太厉害了,简直就是天生的战争艺术家!

而对于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武器装备,他们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就地销毁。

凡是能够带走的弹药物资全部搜刮一空,如果实在带不走,那就毫不犹豫地将其炸毁。

面对这样的场景,政委不禁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然而,团长傻蛋却对此不以为然,嘟囔道:“哭啥呢?又不是炸咱们自己家的东西!”

政委闻言,痛心疾首地反驳道:“你知道个啥?敌人都被干掉了,现在这些战利品可不就是咱们自家的宝贝啊!想当初,我们道观里走出 100 多号人参加抗战时,那条件有多艰苦?大家手里握着的不过是些木棍和红缨枪而已,哪像现在这么精良的装备。眼看着你们如此糟蹋这些东西,我怎能不心疼?”

看着政委泪如雨下,一旁的团长傻蛋也是无可奈何。

他心里暗自嘀咕:“有必要这么激动吗?”但也只敢小声念叨,绝不敢大声说出口。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政委正处于情绪即将爆发的边缘。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隐入山林之中消失不见。

时不时的就在北平附近出现独立团的身影。

不是攻击这个就是攻击那个,打的鬼子是哭爹喊娘。

最后直接把剩下的两个师团都调回来,围剿独立团。

至于小范围的围剿计划,算是彻底胎死腹中。

115师得救了,可一直没有消息传出来的独立团,却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

只能从鬼子那里了解独立团的消息。

不是这个联队被干掉了,就是那个联队被打散了,要么就是鬼子的装备库被端了。

总之就是消息传的满天飞。

谁也不知道真假!

现在已经11岁的秦淮茹和三岁的秦京茹,自独立团走时都没有来得及告别。

这两个年幼的孩子非常想念明月阿姨(姐姐)的身影,尤其是给她们糖果的时候。

都是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糖果,现在想想嘴唇还感觉有甜丝丝的滋味。

独立团走后,她们在秦家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现在鬼子视线全在独立团身上,也没有时间祸害老百姓。

这个村庄位于风景秀丽的小型山谷之中,四周环绕着青葱的山峦,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这也是独立团,为什么在这里设立驻地的原因——易守难攻。

秦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村民们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家家户户都种植着小麦和玉米,还有一些果园和菜地。

春天,田野里一片嫩绿,夏天,金黄的麦浪翻滚,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覆盖,四季分明,美不胜收。

秦淮茹和秦京茹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充满了爱和温暖。

她们的父母亲勤劳善良,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为家人提供着基本的生活所需。

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总是尽力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

这都是在独立团来了之后,打倒了唯一的一个地主,让村民有了有地种,有粮吃的和谐的生活。

在这个和谐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互帮互助。

每当有人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淳朴的民风,让秦淮茹和秦京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在秦家村,秦淮茹和秦京茹最期待的就是节日的到来。

尤其是独立团在的时候,春节时,家家户户贴上红对联,放鞭炮,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手里拿着糖葫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且独立团也真给村民们发放物资,基本上都是生活所需,还有很多罐头和肉食品。

在这样的环境中,秦淮茹和秦京茹健康快乐地成长。

她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韧,也学会了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份情感。

所以特例组建了一个少年团,帮助独立团打扫庭院什么的小事情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