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千倍的利润而已(1 / 2)

看看他的满头白发就知道,这段时间的压力有多大。

“香港的邵专家,失败了一次后,就没敢再做,不过他经常来我们这里观摩。”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很久,陈东也知道了一些艰苦卓绝的幕后:连院长都怕了,问都不敢问,生怕得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等大家渐渐平静下来之后,陈总作为专家团队的投资人,也表达的自己想法。

1 手术失败的患者,东影医疗负责出一部分慰问金,死亡的5000,受伤的3000。

2 东影医疗再拨付50000元现金,给专家团队,具体奖励方案,郭主任负责。

3 心血管支架,不是手术完就完了,还要长期吃药溶栓。先让患者吃西药。南山制药这边,已经联系了几位老中医,研究疏通心血管的中成药,后面也都跟上。

4 团队先稳两天,不要急着宣传报道。一个是观察患者情况,二来是大家都养养身体,一旦开始接受采访,那将是连绵不断的,现在这状态肯定不行。

5 整个团队需要全面包装,尤其是郭大夫,该摆谱的就要摆谱。你现在是全国no1的专家,不要什么记者来了都接受采访。

6 郭大夫团队的成功,也是东影医疗的成功,任何宣传都要带上东影医疗。

从医院出来,陈东直奔南山制药,紧急约见了达尼埃尔。

在新厂房里,东影医疗仅仅有四间两层的实验室/工作室,老达尼带着一个翻译,8个新职工,就在这里“手搓”出了第一批球囊心血管支架。

郭大夫太疯狂,成功的太快了,让这边都跟不上。

东影送给郭大夫第一批手术支架,是陈东托人从国外买来的,后面的这些才是他们自己“手搓”的,连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包装都没有。

听到陈老板带来的消息,包括老达尼在内的几个人都惊呆了:这尼玛也太猛了,让我们都没有心理准备,跟不上节奏。

陈东直接把9个人喊来开会,没有客套,直奔主题:

“我现在已经把郭大夫那边按住了,给咱们争取了几天的时间。”

“第一,赶紧找设计公司设计产品包装,三天之内包装到位。”

“第二,出说明书、出企业简介,再招十个人进来充数。”

“第三,等郭大夫开始对外宣传的时候,咱们的产品和人也都要跟上;”

“第四,对外声称,咱们这儿是无尘实验室,不让他们进来采访。如果有人非要来,就带他们去瑞士ds实验室转转。”

安排完任务,陈东把其他人支出会议室,单独留下老达尼。

“达尼前辈,咱们现在生产球囊支架的成本是多少?”

老达尼拿笔算了下:“材料是纯进口的,每千克要300多美元,按照材料成本来算,每个球囊支架大概3美元左右。人工、设备、厂房以及其他投入,不是很好计算。”

陈东点点头,3美元大概是25元人民币。

“对了达尼,这批产品的包装,写上‘第一代’,今年年底推出第二代。”

回到总代办公室。

陈东立刻喊来景千山,让他以后专门负责跟康德医院对接。

反正就一款产品,现在也就郭大夫一个客户,连销售都省了。

“我们东影医疗的支架,国内就按照24800的价格;香港按照24800港币的价格;如果有国外订单的话,就按照26800人民币计算。”

“国人还是要有优惠的,中国人不坑中国人嘛!”

景千山不知道支架成本几何,觉得陈总真是太仁义了:“陈总,东影医疗器械,真是有良心的民族企业。”

前沿高端医疗器械就是这样,前期全是靠手术大夫“带货”的。

大夫说用哪个产品,就得用哪个产品,你病人有选择的权利?

一句话“我没用过的别的,出事我不负责啊”,能把病人吓死。

两万块钱的手表没几个人舍得买,两万块钱的支架,让你放几个,你就得放几个。

区区一千倍的毛利润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个时候不赚钱,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陈总脸不红、心不跳,就是有点腿软、手软。

不过陈东也意识到,用它三十年后的眼光来看,不管是郭舜昌、关启民、还是徐鸣,都不是很会包装、宣传自己。

包装和宣传太重要了,你看后世电视广告上卖中药的“祖传老中医”,哪个不是仙风道骨,一看就是高人。

他很有必要成立个专门的包装、宣传、销售团队,把真正的高人再提高一个层次。

…………

这三天时间,沙同海一直在愤怒中度过。

他已经对外放话,谁来劝都没用,只要南山制药敢起诉,或者派警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