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蔚蓝海岸大厦(1 / 2)

4月1日,上午8点。

青裕酒厂早调会,工会主席安洪波宣读了一份长达五页的审计通报。

远东集团的审计工作刚刚进行了五天,目前还只是对子集团蔚蓝海岸进行初步审计。

第一批通报的名单就多达29人,最高涉案金额36万元,最低的2700元。

这些人里面,只有7人是被审计出来的,剩下的22人都是主动交代。

但即便是主动交代,如果在后续的审计中被查出问题,也要被追责。

通报读完,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在座的这些青裕酒厂的高层,很多都是老厂留任提拔,不少人还是老思维、老风格。

等安洪波念完通报,赵振山看了看在座的诸位,沉声道:

“实话告诉大家,这只是一小部分通报名单,在集团高层的内部会议里,有比这些更触目惊心的数字。”

“集团审计部门,目前已经有9人被审查或主动交代了问题。”

“仅仅这9人坦白所涉及的人数,就多达一百四十余人,青裕酒厂目前涉及到9人,相信这个数字还会扩大。”

“青裕酒厂因为是集团层面的小公司,所以审计工作比较靠后,现在涉及到问题的,你们还有时间提前交代。”

“私企不是国企,大家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以为几个人勾结起来就能把事情做的很隐蔽。”

“如果你们有时间,去打听一下集团建立初期94年的审计风暴:任何在交易过程中,跟公司个人存在内幕交易的,都会被集团列入黑名单,不会再有任何商业往来。”

“而且,被远东集团列入黑名单的公司,还会被通报给集团有交易的相关公司。”

“也就是说,他们不但不能跟远东集团做生意,连跟远东集团有重大贸易往来的公司,都不能做生意。”

“你觉得,你收的那点钱,跟一个公司的未来发展相比,哪个更重要?”

“请大家珍惜自己的岗位,离开了青裕酒厂,你们在找到比这里待遇更高的企业,很难了。”

赵振山轻轻拍了拍桌子:“因为这是集团通报,所以通报内容不会下发到职工层面,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集团给青裕酒厂的时间是截止4月15日,在15日之前主动交代问题的,可以从轻追究责任,15日之后,加重追究责任。”

……

远东集团的审计风暴,并没有出乎陈东的意料。

截止4月11日,审计工作只进行半个月,便审计出95人,而主动交代问题的,多达730人,涉及企业内外名单1200余人。

远东集团现在有正式职工28000人,半个月就查出了800余人,这还只是开始。

用陈东的自己话说:烂透了,这就是企业快速扩张带来的隐患。

企业内部的审计通报,都是在内部下达、传阅。

比如,蔚蓝海岸集团的审计通报,青裕酒厂也只是在高层传达,非相关公司的基层职工,都是同别人转述的小道消息。

但这并不妨碍职工们从各种渠道汇总消息。

况且远东集团的职工基数大,又不像国企那么封闭,各路汇总来半真半假的审计消息甚至开始在整个青州市传播。

普通百姓谁不厌恶腐败,尤其是那些濒临破产,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国企,职工们更是拍手称快。

哪怕跟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们也乐意见到这些贪腐的企业干部落马。

远东集团还是很低调的,比如像廖泽凯这种涉案资金巨大的,只是在内部高层通报,没有下发,不然引起的震撼更大。

但即便如此,远东集团的审计风暴也震动了市委乃至省委。

有些被查出问题,涉案金额巨大,却拒不交代,甚至不完交代问题的;涉及到外面的企业或公司,远东集团无权管理的,直接报警抓人。

从4月1日,到4月10日,

仅仅十天的时间,远东集团内部就被警方带走14人,相关交易企业带走26人。

哪怕是集团内部高层都没想到,陈老板这次玩的这么直接、这么狠。

这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略。

因为企业审计没有司法权,贪腐者不交代、不交钱,你又不能关押、审判,还能咋地?

有些人贪腐了上百万,干脆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我就不交钱,你开除我吧。

反正我已经有了上百万,开除后我回家躺平就可以了,甚至还有资本去做其他生意。

陈东一拍桌子:起诉,钱我不要了,就让他蹲监狱,把牢底坐穿,看谁玩的过谁。

以至于现在青州市的出租车司机,甚至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人在讨论远东集团的审计风暴。

“兄弟,去哪儿啊!”

“去蔚蓝海岸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