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王府走水(1 / 2)

次日一早,柔则强撑着身体,将众女眷叫来训话。

“如今王爷有难,我等需与王爷一心,绝不能教王府生出内乱!”柔则面色严肃,座下诸人都面露惊慌之色。

“从即刻起,王府严禁任何人外出。”柔则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仿佛要看穿她们内心的想法,“你们都是王府里的半个主子,有责任管束好自己的下人。若是哪个房里惹出事端,别怪我动用家法,严惩不贷!”

她的话音一落,整个大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女眷们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好了,从今往后,你们就安心待在各自的屋里,无需再来请安了。”

柔则说完这番话,不顾众人各异的神色,也不再多做解释,便挥手让她们退下。

等到女眷们陆续散去,柔则才让璟雯悄悄传召自己房中的李静言。

“静言,你腹中有王爷的子嗣,身份贵重,你回去收拾些东西,今晚便和我一起搬到王爷的洒光堂,切记不可惊动任何人。”

李静言闻言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她颤抖着身体,几乎要跌倒在地,幸好被璟琚及时扶住。柔则的话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让她一时间无法回神。

“璟雯,”柔则转向身边的心腹丫鬟,“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你留在寻芳阁,确保一切看起来都一如往常。”

“福晋请放心,”璟雯恭敬地应道,“奴婢一定会小心谨慎,不辜负您的重托。”

夜幕降临,柔则带着李静言和几名贴身的侍婢,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胤禛的洒光堂。

月光如水洒在堂前的石阶上,映出她们匆匆的身影。

文鸳已经在洒光堂中等候多时了。

她看到柔则和李静言安全到来,心中松了一口气。

李静言环顾四周,见堂内一切井然有序,显然王爷和福晋早已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她心中的大石这才稍稍落地,紧绷的神经也稍微放松了一些。

————

祀谷之事未平,一事又起。

不多日,东昌,兖州,德州等多地巡府均上书,说当地天象有异,连旱三月,滴水未落。

近日更是天火惊雷,直接劈中了兖州粮仓,导致粮仓失火,仓内多年储备付之一炬。

兖州巡抚甘为霖,身为雍亲王胤禛侧福晋甘氏之父,此时却率先站出来弹劾四爷。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坊间的传言,使人们更加确信是胤禛品德不修,才招致上天的惩罚。

一时间,弹劾胤禛的奏折如同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康熙皇帝的御案前。有人指责胤禛贪赃枉法,请求罢免他监管户部的职务;有人斥责他性格暴戾、刚毅过度,导致属地民怨沸腾;更有甚者,竟然上书请求褫夺胤禛的王位,交由宗人府详细审查。

然而,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弹劾,向来雷厉风行的康熙帝却一反常态地保持了沉默。

他的面色阴沉如水,对于这一系列的弹劾奏折,引而不发,这种沉默的态度,无疑使得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紧张,似乎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

朝堂上的政治风暴似乎并未触及王府的深宅大院,但府内的女眷们都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个个噤若寒蝉。然而,柔则平日里的严谨治理和此时的严密防备,使得王府内部依然井然有序,未有丝毫慌乱。

这日,璟琚走进洒光堂给柔则汇报:“福晋,刚刚侧福晋带着剪秋去寻芳阁问安,给福晋送来了弘晖阿哥手抄的经书。”

“奴婢依着福晋的吩咐,说福晋心绪不宁,还在睡着,给侧福晋打发回去了。”

柔则神色晦暗不明,从璟琚手中接过那一卷经书,细细翻看,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经书上的字迹稚嫩却工整,透露出一个孩童的纯真与虔诚,柔则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犹豫片刻,还是道:“你等入夜了,悄悄去一趟竹影轩,告诉宜修……”

文鸳见状,急切地开口道:“姐姐,此时万万不可节外生枝啊!我们的布局已经妥当,何必再生事端?”

柔则闭上眼,心中天人交战。终于,她仿佛下定了决心,缓缓睁开眼睛:“告诉宜修,我如今在洒光阁内。若是她担心弘晖……可以一同前来,但切记不可泄露给任何人。”

夜幕降临,璟琚匆匆而去,却又匆匆而回。她带回的消息是宜修婉言谢绝了柔则的好意,表示带着弘晖多有不便,请柔则安心养胎,她会尽心尽力管束府中众人。

文鸳是知道宜修算计的,但涉及宜修的事,柔则就好像是闭目塞听,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这夜,王府中突然传得福晋临盆,寻芳阁内,灯光摇曳,人影绰绰,忙碌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紧张又慌乱。

寻芳阁内人影攒动,璟雯璟琚指挥着侍婢进进出出,隐约还传出女子分娩的痛呼。

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