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竹管(1 / 2)

她的心猛地一颤。

那一根心弦,如这烟波湖面,拨动之后,乍起漪涟。

一圈又一圈……

公子玄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

她眸光一闪,倏地低下头,她这是怎么了。

回去书房,途经八角凉亭,他随手指了指亭中的石桌,“将梅花插在这里吧,你再去采摘一些梅花插在书房。”

她点点头,推着他的轮椅毫不迟疑,“喏。”

他却伸手顿住了轮椅,“我自己回房,你去吧。”

他虽然坐着轮椅,但一应起居是不肯假她之手的,正常人能做的事情,他都能做。她时常忽略他是一个身残之人,时常忘记他坐着轮椅。

别说是她,只怕这天下间许多人都会忽略这一点。

他风华绝代,温文儒雅,微微一笑就如春风拂过山泉,让人忘记他还有残缺。

她脚步停下,低着头应了一声,松开他的轮椅,转身进了凉亭。插好梅花回头,他已经不在了。湖畔空空如也,她低下头瞧着篮子里的指甲花儿,不由一笑。

出去垂花门,值守的侍卫依旧在。他们手中的弓弩仍旧威严慑人。

她一步步出了角门,走向了梅花树。

站在树下,转头去看满山荒草。

草丛寂静,

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那偶尔的雀鸟声忽然不闻,风中只有一片寂寥。

想来,辛夷等人已经离去。

她眸光一闪,想起袖中的竹管,忙掏出来细细看。

这个时候,其实侍卫已经不会怀疑她什么,她便是多站一会儿也已无妨。那竹管纤细,管内藏着小小的纸条,被某位爷搓成了狭小的一条。展开来,纸上密密麻麻都是那位爷的字。

字迹不算好看,至少跟她不在一个层次,跟公子玄则更差了太远。

索性,还算整洁。

纸条上的消息,与谢石关系不大。说琅邪大王自从送走了锦公主,终于能睡得下好觉。可惜司马元显从北国归来,得知锦公主被送人,当即大闹。琅邪王府的屋瓦没被掀开,但也差了不远。那司马元显口口声声说要跑来谢府,将锦公主带走,惹得琅邪大王越发不乐意。

又说徐先生找到了恢复记忆的好办法,不过需要锦公主密切配合。眼下,这办法还在尝试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再说谢琰自从到了寿阳,竟对山阴不管不问,一门心思守在谢府,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有多孝顺五叔。

还有刘裕,王七爷没能寻到太多刘裕的

信息,这位刘寨主将自己隐藏的很好。

关于刘裕,倾城正好见过,心知他正在努力想办法营救锦公主。

纸条上没什么要紧的消息。

唯一重要的信息,大约就是那个琪璎。

琪璎之所以蒙着面纱,并不是为了显示朦胧美,而是因为她的脸上有严重的伤痕。眉眼以下几乎没有完好的肌肤,全是丑陋狰狞的疤,因为戴着面纱,恰好露出美丽的眼睛,竟不能看出一点儿异常。

可若是扯下面纱……

王七爷等人嘱咐她千万遮掩好脸颊,否则极易穿帮。又嘱咐她,务必要尽快联系上锦公主,早一点离开谢府是最好。

公子玄身上有太多的秘密,只是一个丫鬟已经如此,何况是他?

她一点点记下这要紧之事,想起她给王七爷的消息。那里面包含了许多谢府的秘密,比如宅院的布局,侍卫的布置,还有公子玄的一些情况。果然,她是不适合多待在谢府的,一旦出事,恐难以自救。

她小心收了纸条,开始采摘梅花。

一支两支三支……一直采了许多,多到她自己也记不住数量,多到柳条编织的篮子已装不下去,她才住手。

转身,远处荒草中不知几时已站了

一人。

他一袭灰衣,负手而立,瘦削的肩臂挺直。风起,宽阔的衣襟像是涨大的纸鸢,随时都要乘风而去。

见她望过去,他勾唇一笑,剑眉飞扬。

冬日的暖阳照在他脸上,显出奇异的白,她才发现他的肤色其实很好。

她忍不住笑起来。

他却收了笑意,星目微微眯起,不解她的意思。

她不肯解释,看着他傻兮兮的模样,又笑了一会儿,这才提着一篮子热热闹闹的梅花,进了角门,回手将角门关上。

就这么将他关在了门外。

侍卫并不看她,好像她是一个透明的人物。她也不去看侍卫,好像他们都是空气里的雕塑。

一路进了绝尘园,还未抬头,便听得一阵欢快的嬉笑之声。那声音极富有感染力,像是春日的迎春花,自带星星点点的阳光,有扣人心弦的力量。

她抬眼看去,八角凉亭中,三个人言笑晏晏,其中一人穿着桃红软烟罗的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