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你说我现在跑路还来得及吗(1 / 2)

三名被害人身份已经确认。

尸体腐烂,但dna不会变。

的确是车库业主一家三口。

徐家元、男、46岁、某家具厂厂长……

魏绍芬、女、45岁、家庭主妇……

徐震、男、22岁……

经调查。

从家具厂员工口中获知,被害人徐家元一周前曾对他们说过要去旅游。

被害人一家三口的长辈们同样也知道这个消息。

说明了一家三口遇害后,其他人没有发现异常。

都以为是去旅游了……

小区所有监控已经排查。

可惜的是,如今是2016年。

虽然监控大规模普及,但设备技术不行。

比如,地下停车场监控,不带夜视功能。

小区内监控同样如此!

通过推断被害人一家三口的死亡时间,大致为六天前。

而这个时间段范围可是不小。

因为可以是7天也可以是8天。

六天范围只是一个大概。

法医不是神仙。

想要精确的死亡时间,只能是48小时内。

当组员刘长江确认完现场,给出了一个结果。

如林轩所想,这里不是第一现场,而是抛尸现场。

被害人一家三口在别处遇害后,尸体被丢在车库。

奇怪的是,被害人的家里没有任何外部入侵痕迹。

林轩的大脑有些宕机。

这种不按套路出牌,天马行空的作案过程。

谁看谁不迷糊?

还好,车库现场已经确定作案人是两个人。

通过鞋印分析。

一个身高大约175-180之间,体重70-75公斤左右。

另一个身高大约178-183之间,体重75-80公斤左右。

全部为男性……

突然。

“出事了!”

郭旭快步来到他的面前,表情凝重,“是军事手段!”

什么军事手段……林轩懵了一下,但表情瞬间色变。

炸弹!

他让郭旭勘查一下爆炸现场,推断凶手制造炸弹手法、手段、过程。

结果……

“对方虽然在尽可能伪装自己,制造的炸弹看似土制炸弹,可是……”

郭旭脸色阴沉,“爆破的过程还是出卖了他。”

爆破,是有讲究,有学问的。

看似一个爆破,可分无数种。

常见的有裸爆、孔爆、光爆、聚能爆、定向爆……

每一种爆破,都有其特点。

军事手段大多以摧毁、破坏、杀伤为目的。

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聚能爆与定向爆……

郭旭抬起手,递给林轩两样东西。

鱼钩、鱼线!

林轩:???

通过这两种东西能看出什么?

“你不是特种军人,可能不懂。”

郭旭为他科普,“对于特种军人来说,鱼钩和鱼线的作用非常大。必要时,它可以是伤口缝合线、阵地预警线、炸弹引爆线、远程陷阱线……”

“打个比喻,狙击手之间发生战斗,但双方狙击手都隐蔽的非常好,要如何找到对方位置?”

“一根鱼线、一顶钢盔,利用远程拉动鱼线控制钢盔,制造一个有人的假象,这就是一个最简陋的陷阱。有些经验不足的狙击手第一时间就会对钢盔开火……他的位置就暴露了!”

“再比如用透明鱼线,拉出一条警戒线,在上面绑上两个子弹壳,只要敌人触碰这条预警线,子弹壳会发出响声,达到预警作用,还能让对方暴露位置……”

“所以在战场上鱼线的作用太大了,无数个地方都能用到。”

“对方的炸弹引爆方式就是利用鱼线拉力,利用电力聚火模拟雷管引爆方式,进行炸弹引爆。”

郭旭道:“眼前这起爆炸怎么可能有那么巧,普通人又有多少人会利用鱼线做炸弹引爆装置?”

“难道真的是恐怖分子?”

林轩的瞳孔跳动了几下。

“不确定。”

郭旭摇头,“虽然有些恐怖分子也受到过专业军事训练,但问题是很多国家的军人也都懂鱼线的妙用。我只能确定对方懂特种军事手段,手段有点牛逼!”

神特么牛逼,你别侮辱这个词好嘛……林轩白眼。

也就是说……

有50的可能性是恐怖分子?

另外的50也有可能是军人?

这两种人都不好对付……林轩的脑瓜子瞬间大了,险些爆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