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宫中议事1(1 / 1)

徐达的营帐中,灯光昏黄,他与朱橚面对面地坐着,气氛显得轻松而随意。

徐达微笑着调侃道:“怎么,我这刚打完你四哥,你也不去看看,反而跑到我这里来了?”

朱橚摇了摇头,回答道:“没事,我知道我四哥只是受了些皮肉伤而已,徐叔您手下留情了。”

徐达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喝了口茶,然后问道:“说说吧,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你离京的时候,陛下可是很生气的。”

朱橚耸了耸肩,轻松地说道:“没事,大不了就是被打一顿,小事一桩。我更在意的是徐家大小姐。”

徐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哼,我就知道你惦记我闺女。”

朱橚也不掩饰,直接承认道:“长的好看,当然得惦记了。”

徐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少跟我扯皮。”

两人在营帐中闲聊了一会儿,朱橚便起身告别,回到自己的营帐休息去了。

而在王保保的营帐中,气氛却截然不同。自从耿炳文和李文忠合并之后,王保保一直在观望明军大营的动向。今天得知徐达亲自带人过来,他显得异常激动。王保保一直将徐达视为自己的劲敌,打败徐达是他最自豪的事情。

张玉和盛庸也在战场上幸存下来,回到了王保保的帐中继续效力。

很快,徐达的军报密奏就送到了应天皇宫,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翻阅着这份军报,眉头紧锁。他的对面坐着韩国公李善长,他静静地观察着朱元璋的神情,等待着他的反应。

朱元璋放下军报,沉声道:“身为一军主将,滥杀无辜,欺凌弱女,视国法如无物。那是扩廓的王妃,是秦王妃的大嫂,也是朕的亲戚。这蓝玉,真是胆大妄为!”

李善长微微点头,表示认同:“陛下所言极是,蓝玉此举确实触犯了国法。”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思索片刻后,对李善长说道:“李先生,传旨给中书省,让他们拟旨传诏北平按察司,蓝玉一到北平,即刻锁拿回京,交由刑部议罪。”

李善长闻言,眉头一皱,急忙劝阻道:“陛下,请三思啊!”

朱元璋抬起头,看着李善长,问道:“何须三思?”

李善长解释道:“陛下,国法虽有八议之说,议亲、议政、议功、议贵。这蓝玉在八议中起码占了四条,若贸然处罚,恐引起朝野震动。”

朱元璋冷笑一声,说道:“八议?朕可还记得,龙凤元年,朕率军渡江,攻打应天的时候,你就劝过朕的,要朕晓瑜三军,有敢杀伤百姓,掳掠民妇者,皆斩。”

“这臣也记得”李善长点头回道。

朱元璋继续说道“朕是说过的,你李先生就是朕的萧何,朕问你,樊哙当年犯法,萧何会像你这样,劝刘邦网开一面吗?”

李善长连忙解释道:“陛下,臣并非要为蓝玉开脱。只是,陛下想过没有,这么大的事,天德为何不直接上表弹劾,却用军报密奏”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听进去了,接着说道“这是军营,行的事军法,依天德的脾气啊,这么大的事,蓝玉10个脑袋也都砍了,可他毕竟是遇春的妻弟呀”

朱元璋缓缓说道:“遇春是遇春,蓝玉是蓝玉。朕赐给遇春丹书铁券,是因为他的功劳和忠诚。但蓝玉并未有此殊荣。他既然犯了法,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李善长继续劝道“可他,不光是遇春的妻弟呀,还是还是太子妃的嫡亲舅舅呀,遇春夫妇死的早,太子妃长辈当中啊,就这么一个亲人了,遇春的情分你可以不顾,那太子的情分,总得顾及几分吧”

李善长说完,朱元开始沉思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