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胡惟庸2(1 / 1)

朝堂之上,庄严肃穆,百官肃立。太监手持圣旨,声音洪亮地宣读着皇帝的诏令。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致君惟善,辅德在和,必佚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乃眷公才,作予良弼,中书参知政事胡惟庸,清识雅量,工文茂学,禀忠义之轨,靡禅艰险,挺松筠之操,宁移岁寒,宜承赐剑之荣,式允济川之望,可中书左丞,散官如前,钦哉。”

当听到“中书参知政事胡惟庸”的名字时,太子朱标不由得露出惊讶之色,他看向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疑惑。而朝堂下的官员们,也是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暗自欢喜,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则是面无表情,静待下文。

太监宣读完毕,朝堂之上响起一片议论之声。胡惟庸走到朝堂中央,跪地膜拜,高声说道:“臣,领旨谢恩。”他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自豪,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在中书省的辉煌前程。

然而,朝堂上的气氛却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领旨而变得轻松。太子朱标心中的疑惑更甚,他不明白父皇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提拔胡惟庸。而其他官员们则是各怀心思,有的开始暗中盘算着如何与胡惟庸结交,有的则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

下朝之后,太子朱标步履匆匆地奔向诚意伯府。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刘伯温(刘基)的关切与歉意,因为刘伯温在这次的朝廷任免中未能如愿以偿地担任丞相一职。他深知刘伯温的才华与智谋,对于这样的结果,朱标感到十分遗憾。

来到诚意伯府,朱标见到了刘伯温。他温言抚慰刘伯温,表示对他的理解与尊重。刘伯温虽然未能成为丞相,但他却看得分明,如今的中书省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舞台,而是一个充满阴谋与斗争的大棺材。

刘伯温向朱标详细分析了当前朝廷的局势,指出了中书省内部的种种问题。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朝廷未来的担忧,也表达了对朱标寄予的厚望。朱标听着刘伯温的讲述,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他深知朝廷的局势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朱标在诚意伯府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便返回了宫中。他刚回到宫中,就被朱元璋唤去。

陛下,太子朱标已至。他步伐稳重地走进大殿,肃立在书案之前,神情庄重而恭敬。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转向朱标,语气略带责备地说:“散了朝也不打个招呼,就跑到诚意伯府去了。你这是在怪朕事先没跟你商量吗?”

朱标连忙低头道:“儿臣不敢。”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哼,不敢才怪。”

朱标抬起头,面露疑惑之色,道:“儿臣只是不明白,父皇要用胡惟庸,究竟是因为他资历尚浅,还是因为他是淮西人?”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朱标面前,缓缓道:“既是因为他是淮西人,也是因为他资历很浅。老大,你说得没错,论公论德论能,刘伯温都当得起这个右丞相。但你可曾想过,刘基去了中书省,那御史台又该交给谁?朕要到哪儿再去找一个功劳又大、又不畏权贵的御史中丞去?”

太监搬来椅子,朱元璋坐下后继续道:“老大,你是龙凤元年出生的吧?”

朱标恭敬地答道:“回父皇,是的。”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龙凤元年啊,胡惟庸也是那一年跟的朕。他们都是资历最浅的,却也是最早跟朕的一批人。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日子经常想起这些老人来。花云、耿再成、朱文逊都是早早跟了朕的,可是连朕登基那一天都没能看到。”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伤感。朱标见状,连忙安慰道:“父皇请勿伤怀。”

朱元璋摆了摆手,继续道:“还有跟着朕的刘伯温,一起投奔朕的浙东的叶琛叶夫子,他落在了乱兵手里啊,致死都不肯背叛朕。朕派人去找了几次,连个尸首都没找到。老大啊,朕老了,朕不想让自己的老兄弟们再为难,也不想让你将来太为难。只要他们闹得不过分,朕真的不想再穷究下去了。”

朱标看着朱元璋那带有祈求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轻声唤道:“父皇,爹。”

听到朱标叫自己“爹”,朱元璋反而开心地笑了起来。他问道:“你刚才去刘伯温那,他怎么说?”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刘先生说,中书省就是口大棺材。”

朱元璋闻言,不禁皱了皱眉,道:“朕就知道,这帮浙东夫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他还说朕的奉天殿像座庙呢。”

朱标继续道:“刘先生还说,朝局不稳而大将能建功于外者,古今皆无。父皇的措置他皆明白。”

朱元璋点了点头,赞许道:“刘先生识大体。”

他深知刘伯温的才华与智慧,也明白他对自己的忠诚和担忧。而朱标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也需要逐渐学会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政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