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三让徐州(1 / 2)

麋竺心中一动,微笑道:“玄德公,我有一胞妹,年方二八,容貌端庄,贤良淑德,尚未婚配。”

“若玄德公不嫌弃,我愿选个吉辰良日将妹妹许配给玄德公,结为秦晋之好,共谋大业。”

刘备闻言大喜,心中虽有惊喜,却也不忘保持君子之风,假意推辞道:“竺公厚爱,备何德何能,岂敢高攀令妹?”

麋竺见状,连忙道:“玄德公乃当世英雄,家妹若能得配玄德公,实乃她之幸也。玄德公切勿再推辞。”

刘备见麋竺言辞恳切,不似作假,自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族支持自己。

遂不再推辞,点头应允。

两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自此结为金兰之好。

麋竺将此事告诉给了自己妹妹麋贞,麋贞听闻自己要嫁给比自己大近二十岁的老男人一阵拒绝。

可是这个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乃正常,麋贞父母早亡,自然是这个长兄说了算。

麋贞最后只好无奈答应。

刘备刚回到小沛,程普找到刘备:“大哥,刚刚刺史府来人,说陶州牧找你商量大事,你赶紧去一趟。”

刘备听闻陶谦突然这么晚找自己,肯定事不小。

他带领数百士兵进入下沛城,程普和莫名相陪。

刘备在侍卫的引领下,步入了刺史府。

府内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草药味,伴随着炉火熬药的咕嘟声和丫鬟们轻微的脚步声,整个府邸显得忙碌而有序。

他穿过前厅,来到陶谦的卧房。

只见丫鬟和小妾们都在一旁忙碌着,有的小心翼翼地熬着药,有的则端着药碗,轻柔地给陶谦喂药。

陶谦躺在床上,面色枯黄,双眼深陷,已不复往日的精神矍铄。

看到刘备进来,陶谦挣扎着想要坐起,刘备赶忙上前扶住他,轻声劝慰道:“使君身体不适,切勿勉强。”

陶谦紧紧握住刘备的手,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玄德,我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徐州不能没有主心骨。”

“陶某是真心实意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你,望你能守护这徐州一方百姓。”

刘备心中早有准备,知道这次唤自己来和前面两次肯定一样。

但是他早就有决断。

他直接开口回道:“使君,备自感才疏学浅,恐难以胜任此重任。且备已两次推辞,实在不敢再接受。”

陶谦微微摇头,叹息道:“玄德过谦了。你的才华与品德,我向来是信得过的。”

“徐州百姓需要你这样的仁德之君来守护。我意已决,你勿再推辞。”

刘备心中暗忖:自己已两次推辞,若是再拒绝,便完成了三辞三让的礼节,还能给世人留下个好印象。

所以他说什么都不可能现在答应,刘备努力压住激动的心,一再摇头。

陶谦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已经三让徐州,也能给自己留下生后美名

此举也能为他留下身后美名,而他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也能因此得到保障。

陶谦此时没有强求,摆了摆手,刘备见此让州牧大人好好照顾身体,他告辞离去。

刘备离开后程普对着刘备问道:“大哥,州牧大人找大哥所为何事?”

刘备没有说话,直接带着程普离开,因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麋竺心中一动,微笑道:“玄德公,我有一胞妹,年方二八,容貌端庄,贤良淑德,尚未婚配。”

“若玄德公不嫌弃,我愿选个吉辰良日将妹妹许配给玄德公,结为秦晋之好,共谋大业。”

刘备闻言大喜,心中虽有惊喜,却也不忘保持君子之风,假意推辞道:“竺公厚爱,备何德何能,岂敢高攀令妹?”

麋竺见状,连忙道:“玄德公乃当世英雄,家妹若能得配玄德公,实乃她之幸也。玄德公切勿再推辞。”

刘备见麋竺言辞恳切,不似作假,自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族支持自己。

遂不再推辞,点头应允。

两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自此结为金兰之好。

麋竺将此事告诉给了自己妹妹麋贞,麋贞听闻自己要嫁给比自己大近二十岁的老男人一阵拒绝。

可是这个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乃正常,麋贞父母早亡,自然是这个长兄说了算。

麋贞最后只好无奈答应。

刘备刚回到小沛,程普找到刘备:“大哥,刚刚刺史府来人,说陶州牧找你商量大事,你赶紧去一趟。”

刘备听闻陶谦突然这么晚找自己,肯定事不小。

他带领数百士兵进入下沛城,程普和莫名相陪。

刘备在侍卫的引领下,步入了刺史府。

府内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草药味,伴随着炉火熬药的咕嘟声和丫鬟们轻微的脚步声,整个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