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建造紫禁城(1 / 2)

刘协此时虽感激关羽救命之恩,但内心亦难免担忧。

他深知自己现下并无实权,唯寄望关羽可为忠臣良将,莫学董卓、李傕、郭汜、杨奉之辈,乱朝祸国。

同时,关羽下令扩建幽州蓟县新筑之刺史府,将扩建为皇宫,定为大汉新都。

消息既出,举朝震惊。

众人皆议此突变,或喜或忧。

然无论如何,大汉新都已定于幽州蓟县,新都城所在地,就是后世元明清都城紫禁城所在地。

刘协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幽州刺史府。

这座府邸不仅融合了当代的建筑特色,更有着令人惊叹的楼阁点缀其中。

众多的建筑物仿佛由巨大的石块雕琢而成,他不禁好奇如此庞大沉重的石头究竟是怎样运送至此的呢?

目光所及之处,还有高耸入云的楼台,竟然高达九层!

其外墙宛如城墙般坚固厚实。

这座宏伟壮观的宫殿犹如从地下骤然崛起一般,让人叹为观止。

关羽恭敬地向天子介绍道:“此乃水泥与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

刘协心中暗自诧异,对这种新奇的建筑材料充满了好奇。

关羽继续解释道:“这里面许多气势恢宏的大殿以及高楼,皆是在徐晃启程前往迎接天子之际开始动工兴建的。”

“比如这些大楼都是九层,寓意九为级数。”

刘协算了算时间更是震惊,短短数月间,它们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关羽继续说道:“此外,尚有诸多外围的宫殿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但最为核心的几处宫殿已然竣工落成。”

“陛下大可安心入住,这些宫殿定能确保陛下的安全无虞。”

“目前看到的城墙是原本打算做刺史府外墙,如今改为皇宫后,将会作为皇宫内墙。”

“这座宫殿我有个名字建议,看陛下是否满意,就叫紫禁城,象征着大汉的复兴与繁荣。”

刘协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提议非常好。北极星也就是紫微垣位于中天,乃是天帝所居之处。”

“朕身为真龙天子,居住之地称呼紫宫很恰当。”

“同时,禁字能表示皇宫是皇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来此。所以这紫禁城甚合我意!”

关羽抱了抱拳说道:“陛下满意就好。”

他继续讲解道:“皇宫之外,我打算再建一府,名为大将军府,将是我的办公地,同时能够保护陛下,还能随时听候陛下差遣。”

刘协点了点头,他又不敢反驳,如今关羽给他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除了自由啥都有。

数日之后,在紫荆城的正大光明殿中,刘协端端正正地坐在金光璀璨的龙椅上,眼神却显得有些迷茫空洞,仿佛整个人都被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所笼罩。

因为如今所有朝政事务皆由关羽一手包办,而刘协则陷入了极度的无聊与无奈之中。

刘协心里很清楚,尽管自己身为汉室天子,但实际上却难以掌握真正的权力。

这种状况让他倍感失落,同时也意识到要想改变现状并非易事。

然而幸运的是,关羽对待刘协相当友好仁慈,不仅锦衣玉食地供养着他,还将其视为尊贵的象征或者说是一种吉祥之物。

如此待遇虽然看似尊崇无比,但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帝王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但这也比董卓和李傕等人对他好多了。

此刻,整个大殿装饰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到处弥漫着浓郁芬芳的龙涎香气。

今日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第一个早朝,众人肃穆而立,气氛庄重而严肃。

就在这时,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关羽昂首挺胸地步入殿内。

与平日不同的是,今日的关羽并未身披厚重坚实的铠甲,反而身着一袭华丽威严的官服,腰间悬挂着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这正是属于关羽独有的殊荣。

他步伐沉稳地走到大殿中央,眼神坚定而锐利,向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刘协拱手施礼后,缓缓开口,语气低沉但带着无法掩饰的愤慨:“陛下,微臣有至关重要之事必须向您呈报。”

刘协微微颔首示意,目光转向关羽,轻声问道:“大将军,究竟所为何事要如此匆忙禀报于朕?”

关羽深吸一口气,胸膛因愤怒而起伏不定,他的声音如雷贯耳,饱含着无尽的怒意:“陛下!袁绍身系四世三公名门之后裔,理应肩负起国家重任、成为国之栋梁才对啊!”

“可谁曾料到,此人竟然全然不顾天理国法,悍然行那忤逆之事公然谋害朝廷重臣,并将他们统统屠戮殆尽!”

“这般罪孽深重之行径,实乃人神共愤、罪不容诛!"

刘协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脑海里不断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