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拿下博陆城兵法诡计(1 / 2)

丘力居接令后,立马带领黄龙卫打着先锋军的旗号快速向博陆城逼近。

博陆城的守将是袁绍麾下将领吕旷,虽然勇猛善战,却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

来到博陆城附近后,丘力居命人安营扎寨,他坐在帐中,目光如炬,仔细研究着博陆城的布局和兵力部署。

他深知,要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座坚城,必须出奇制胜,打破吕旷的防御。

夜幕降临,丘力居召集众将,商讨破城之计。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夜幕掩护,派出一支精锐小队,携带云梯,从博陆城的背面发动突袭。

同时,主力部队在正面展开佯攻,吸引吕旷的注意力。

众将听后,纷纷表示,愿意誓死追随将军,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

深夜,一支由丘力居亲自挑选的精锐小队,在关阳的带领下悄然离开了营地,向博陆城的背面进发。

他们穿过密林,越过溪流,避开巡逻的敌军,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城墙。

此时,博陆城的守军正沉浸在睡梦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突然,一阵喊杀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原来是精锐小队在关阳带领下爬上了城墙。

并在城墙上放火,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其他精锐小队成员趁机架起云梯,迅速攀上了城墙,与关阳等人汇合。

关阳等人从小就被关羽当做特种兵训练,这些偷袭登墙都是基础操作。

与此同时,丘力居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正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呐喊着冲锋,声势浩大。

吕旷被正面的攻势所吸引,误以为敌军主力正在此处,于是调集重兵进行防守。

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城墙背面的异常。

当吕旷意识到背后遭到突袭时,已经为时已晚。

精锐小队已经成功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了激战。

丘力居的主力部队也趁机突破了城门的防守,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博陆城内的守军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无法同时抵挡两面的攻击。

在丘力居的精心策划和勇猛指挥下,黄龙卫迅速占领了城内的要点,控制了局势。

吕旷虽然勇猛善战,但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也无力回天。最终,他率领残部突围而出,但博陆城已经落入了丘力居的手中。

在冀州饶阳城,守将李晟正在城墙之上巡视。

忽闻斥候疾驰而来,面色凝重地报告:“将军,五里之外有大军正向博陆城方向疾行。”

李晟眉头紧锁,追问:“敌军人数几何?”

斥候气喘吁吁地回答:“人太多,我等未能细数,只觉铺天盖地,声势浩大。”

李晟心中一凛,思索片刻后,下令道:“再探,务必弄清楚敌军确切人数。”

斥候领命而去,李晟却已感到一丝不安。

他明白,这突如其来的大军,或许将打破冀州短暂的平静。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隐蔽之地,关朝正率领着五千精兵,悄然行进。

他们的旗帜中,赫然有白虎卫的旗帜,还有一面大将军关羽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关朝心中早已有了计策,他要让这五千人,在敌人眼中变成两万大军。

他们行进的速度不快,前头部队队形严整,旗帜招展,声势浩大。

中间则多为马匹,人和马都拖着树枝,造成一种烟尘漫天、军队人数众多的假象。

这些马匹被精心挑选和训练过,它们行动一致,步伐稳健,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

每匹马身后拖着的树枝都经过特殊处理,以确保能够扬起足够的尘土,迷惑敌人的视线。

同时,关朝还安排了一些士兵在队伍两侧挥舞旗帜,并发出阵阵呼喊声,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气势。

这种战术布置使得整个军队看起来规模庞大,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关朝还命令后续部队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被敌人发现真实兵力。

这样一来,即使敌人对前方的军队产生怀疑,也无法轻易判断出实际兵力的多少。

关朝深知,在战场上,士气和心理因素同样重要。

通过这种巧妙的布局,他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强大的军事氛围,让敌人误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

而这正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接下来,他将利用敌人的恐惧和轻敌,为自己的军队创造有利的战机。

每当斥候靠近,关朝便下令士兵们高声呐喊,敲击战鼓,制造出一片喧嚣之声。

不久,斥候再次回来,向李晟报告:“将军,敌军至少有两万人,且行军有序,旗帜鲜明。”

李晟闻言,心中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