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商定事宜(1 / 2)

第二天一早,黄世初草草地解决早饭后,就让通讯兵去通知军事干部来会议室开会。

不一会儿,以梁国栋领头的一众军事干部们纷纷入座,静静地等着黄世初发言。

看着梁国栋他们双眼直愣愣地看着自己,黄世初面色平静地说着:

“之前,我们部队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番号,今天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我们的番号要叫什么!”

众人闻言,脸色顿时凝重起来,这个问题抛出来很明显不是他们所能影响到的。

在系统给出的背景中,黄世初是海外也就是东南亚的一个华侨家族势力的少爷,而他们这些被系统召唤出来的士兵,皆是为这个家族服务多年的家生子,要么就是被救助的、在东南亚走投无路的偷渡人。

总之他们是被家族秘密训练多年,目前是随着少爷黄世初回国抗敌。

所以在涉及部队的命名问题上,军事干部们都是无比地慎重。

望着众人的脸色,黄世初也知道他们估计是给不出什么很要好的番号。

于是,他直截了当地公布:“我昨夜思来想去,我们的番号可以定为抗日先锋团或者叫抗日先锋支队。”

“我个人是倾向于抗日先锋团,现在大家投票表决,来决定我们的番号!”黄世初语不出惊人地说道,“支持抗日先锋支队的举手!”

众人听后,一阵沉默。

显然大家在这一方面都是听黄世初。

虽然知道了结果,但黄世初还是走了个形式:“支持抗日先锋团的举手。”

“唰!”话音刚落,大家就纷纷举手,生怕自己举手举慢了。

看着大家都已经举手表完态,黄世初也是快刀斩乱麻般地说道:“抗日先锋团,由我担任团长,副团长由梁国栋担任,原加强连的副连长黄定远担任团参谋长!”

“目前我们部队人数较少,先暂定为两个营的编制,一营为主力营,营长由梁国栋担任,二营暂且为新兵营,由黄定远担任。部队下辖的具体编制待会再谈,这两人担任营长大家有没有意见?”

随着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任何意见后,黄世初继续拿出作为回房继续整理的物资文件和训练计划,然后边递给梁国栋等人,边解释地说道:

“昨天下午,我没有出去和大家一起围剿谢宝庆,在会议室内整理了近期老家会援助我们的物资和人才,以及接下来的新兵训练计划,大家可以先看看,提提意见。”

文件和计划随着梁国栋的手依次传阅到了每个军事干部的手里查看,黄世初并不着急,而是耐心地等着他们的回答。

“指挥官。”一位排长举手询问:“老家那边还可以继续援助部队吗?后续来的200余人的部队撑不起一个团的编制呀。”

听到回话的黄世初不慌不忙,早有预案地回到:“老家那边也需要人手去保住我们的家业,总不能顾头不顾尾,到最后来两头空吧?”

“老家那边的意思是,部队人数不够可以在国内自己招兵,其他的一些特殊人才也老家也可以帮忙寻找、招募。”黄世初继续说道,“但是老家那边的武装人员要想来国内,就得过段时间,等更多的人训练完成后,才能支援我们。”

听完解释的排长点了点头,示意明白了。

也许是这名排长开了头,很快会议室里的气氛就开始活跃起来,大家都开始讨论计划上的内容。

有的讨论战术动作的训练该有哪些,有的讨论该如何训练更好地控制开枪的准度,更有的,则开始讨论炮兵的训练章程。

众人讨论了近一个上午,最后确定了接下来近一个月内的训练章程。

大体上,训练内容与前文黄世初所写的一致。

只是在原有地头七天下午训练完枪姿之后,还要加上一个刺刀拼杀的战术动作学习。

增加这一项目的原因也是为了更快地将新兵训练成型,使得不让他们在遭遇日伪军白刃战时吃上大亏。

除此之外,晚上还会要求给士兵们讲解辨认战场形势和变化,以及最近几次中日大战的战事讲解。

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培养军事干部的出现,以及正视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

除却这些,黄世初他们还将两个营的编制给完善妥当。

其中,一营作为主力作战营,优先补充有作战经验的士兵。

以梁国栋的原有的德械加强连为骨干,原隶属加强连的班长、排长均跨越两级,也就是说班长变为排长、排长变为连长,副的也是如此。

而空缺的班长一职,则由排长自行安排,原则上是从原来的班上的小组长选拔。

剩余空缺的人数,从这几日就要到来的200多人开始补充。

加强连原有的迫击炮排升为营直属炮连,分为火炮排和迫击炮排,共有50人。

原有的侦察班保持不变,但班长赵铭出任营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