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埋伏鬼子运输补给队1(1 / 2)

北风依旧呼啸,2月末的晋西北地区依然是银装裹素,大雪皑皑的景象。

冬日最后的时期,白日的时间仍旧短暂,快到5点的时候,太阳已是半藏着脸,晃晃悠悠地下着山去。

此时,李家庄往外3公里的山坡上,梁国栋正指挥着二连抓紧时间挖好阵地。

他们是下午1点开始出发,等抵达了阵地后已经是4点半,接近黄昏的时候。

匆匆挖好简易阵地后,梁国栋便下令让二连休息。

其实他们的时间还算充裕,根据间谍和侦察班探查到的情报,日军的补给队将要在明日上午10点从静游镇开始出发,开车抵达距离有20多公里的三岔口据点,与据点的日伪军一同吃过午饭,然后卸完补给物资,最后原路返回。

之所以要挖好简易的阵地工事,也是梁国栋出于谨慎考虑,防止日伪军突然脑抽,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支部队与梁国栋的二连短兵相接。

有了阵地工事,部队才能安心地休息,吃着晚饭。

李家庄位于山腰处,梁国栋等人的阵地设在山脚的斜坡上。

针对伏击事后李家庄的安全问题,早在黄世初计划要攻打三岔口据点时,他就派人通知过这里的人,要撤离这个庄子,不然日后容易遭到日军的报复!

正好庄子里有八路军发展的几名干部,在听到黄世初的部队近期在外面有作战任务,他们几人一边上报组织,一边积极地和黄世初派出的人员交流。

交流之后才得知,原来之前黄世初援助过王家坡一批物资过后,被八路军的一个团注意到黄世初部队的武装力量。

只是那个团的政委相对比较谨慎,担心这是日伪军设下的一个圈套。因此,先让底下的游击队继续接触黄世初他们,最好是能继续薅羊毛。

一来二去之后,黄世初也明白八路军目前是不太相信自己的部队,所以也就没有再继续接触和援助那些游击队。

而这次李家庄的干部愿意接触黄世初所派的人,除了说他们携带了一些物资抵达李家庄,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弄清楚黄世初部队的武装力量,看看有没有能吸纳黄世初部队,成为八路军的可能。

带着这样的信念和任务,李家庄的几名干部一合计,先是做好乡亲们的工作,让他们尽快撤离这里。

然后分出两人跟随黄世初的部队一同作战,协助他们更好地寻找和搭建伏击和阻击的阵地。

夜晚时分,梁国栋正坐在搭建好的简易工事里,和一旁支援过来的李家庄八路军干部闲聊着。

这名干部名叫李大全,是原八路军的一个班长。

为发展根据地,他所在的团便让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游击队和开展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这次打算协助梁国栋伏击日军运输补给队,也是他起意帮上级探探口风。

梁国栋自然是知道李大全的心思,因为黄世初一早就规划好要援助八路军,所以梁国栋对于李大全的试探,也是有问必答,能说的基本都说。

李大全身上裹着梁国栋给他的棉大衣,烤着火问梁国栋:“梁长官,贵军今晚不打算去李家庄休息吗?那里俺们已经做好了工作,目前是空无一人,也不怕打扰到乡亲们。”

“而且天寒地冷的,能在李家庄休息一番保存战斗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梁国栋也是一边烤火,一边回答道:“劳烦友军的关心了,战场上的事情难以预料,谁也无法保障日军的运输部队会不会提前出发,万一错过了,那对我军的其他部队是灭顶之灾!”

见李大全还有些疑虑,梁国栋继续解释道:“大全你也不用担心我们的保暖问题,在出发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足以抵抗这最后的严冬。”

听到梁国栋如此自信地回复,李大全也就打消了继续劝说的念头。不过在看了看裹着自己的棉大衣后,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梁营长会说他们做足了准备。

“早些休息吧,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梁国栋劝说道。

李大全没说什么,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后,很快就酣睡起来。

见李大全这么快入睡,梁国栋也是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嘱咐完今晚守夜和交接班的事宜后,他也合衣睡了起来。

其他几处的部队也是如此。

负责阻击的一营一连同样带着支援而来的八路军干部选定好阻击阵地,然后一起铺地而睡。

一连今日除了挖好阻击阵地外,并没有弄地雷、陷阱等事物。他们很清楚,一连的目标是阻击增援的部队,如果早早地埋设了地雷和陷阱,那么明日遭殃的有可能就是一早出发的日军运输补给队。

所以他们得要在日军的运输队过去再去埋设地雷和陷阱,以求最大化地拖延日军增援的速度。

另一边,黄定远的二营则是早早地抵达了预设的地点,观察起那三岔口的据点。

手持着望远镜观看的黄定远询问着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