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全歼伊森大队!(1 / 2)

收到旅长电报的梁国栋快速地扫了几眼,然后便继续观察战场上的形势。

他也清楚,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争分夺秒也毫不为过。

眼瞅着伊森少佐又组织一波人准备冲了上来,梁国栋十分果断地让士兵发射着信号弹和照明弹,他这是打算带队下去冲锋,争取一波打垮伊森大队,然后撤离舟山!(3月份6点北方天还没亮)

至于孔捷与李文英他们,已早有通知,就等梁国栋的信号了。

随着照明弹和信号弹的发出,顿时,从鬼子伊森大队的前方、南北面涌出一大群士兵向着他们冲锋!

无数士兵边跑边举起手中的枪朝着鬼子士兵们射击,队伍里的机枪手拿着轻机枪边跑边扫射着,压制着敌军无法进行有效地还击。

经过先前一系列战斗后,此时的伊森大队的人数已经仅剩500余人了。

而梁国栋和独立团的人数还是维持在1200余人。(独立团与梁国栋的人碰面时合计1500人出头)

虽然梁国栋的一营和独立团的人数和武器装备上略有优势,机枪、迫击炮火力点很足,但是由于独立团的大部分战士都是才经历过几个月军事训练的士兵,而且作战素养比不上久经战场的鬼子一线作战部队,因此大部分伤亡的人数都是在独立团麾下。

梁国栋的一营只有少部分新兵被鬼子们抓住机会击倒,其余的老兵基本上与鬼子们对枪都是稳赢的存在。

所以当梁国栋的部队和独立团的人一起冲到鬼子部队面前,基本上都是2比1的人数在拼刺。

伊森少佐也是没想到敌人这么狠辣,居然敢直接冲下来与他们拼刺刀!

他对此自然是喜出望外,作为接受日本军国教育的他,从来不会认为他那大日本帝国的士兵在白刃战中败下阵来。

伊森少佐连忙下令让士兵们依靠掩体,尽可能地杀伤敌人,等对方冲到面前,无法更换子弹后再与对方拼刺刀。

其实在黄世初前世时,一些抗日剧里的鬼子士兵遇到敌人冲锋要白刃战时,日军往往不会第一时间退子弹,上刺刀与对方拼搏。

真实战场上永远都是等敌人就要冲到面前时才上刺刀,开始拼杀,在此之前日军们都是尽可能地开枪杀伤敌人。

所以,往往我军伤亡大的原因就在于这冲锋路上的距离!

但是今次有了梁国栋带领的一营在,伊森大队以往的作战经验失效了。

面对伊森大队那顽强的防守,梁国栋麾下的老兵们都是边跑边躲闪着对方的子弹,然后在躲在一个树木掩体中将刚才对枪的鬼子给解决掉!

当日军有重火力在开火时,一营的老兵们也会手持轻机枪,好几挺机枪同时对着那开火的重武器,将对方压制地不敢继续开火。

然后等着后方的迫击炮小组架构好迫击炮后,用炮弹把鬼子的重火力阵地给一锅端了。

由于之前伊森大队的投弹筒部队都已经被梁国栋的部队以及孔捷和李文英的人重点照顾过,所以现在伊森少佐想集齐部队反制对方的进攻,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目前战场上的形势,若是将两支部队的衣服对换,这几乎就可以将进攻方认定为日军部队,因为梁国栋部队的进攻战术和日军进攻国军时的战术相差无几!

伊森少佐看着自己布置的火力点一个又一个的覆灭,内心真的是有苦也说不出来。

眼见战场上的形势不对,伊森少佐一边让电报员发报给坂田信哲做最后的诀别!,一边下令让鬼子士兵们上刺刀!

他打算进行最后的一搏!

既然在作战布局和对枪上比不过对方,那么就让对方看看他们大日本帝国的拼刺技术的厉害吧!

随着伊森少佐的命令下达到鬼子士兵的耳中,那些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影响的士兵都狂热地将刺刀装上了步枪,他们自己也认为,论拼刺战术,自己一定能胜过对方!

待到两支队伍开始靠近并接触后,战场最血腥的一幕展开了。

起初时,鬼子们面对独立团的战士们还占有优势,一个鬼子士兵面对两名独立团的战士都不落于下风!

但随后,梁国栋的一营里的老兵也赶至战场与日军进行白刃战时,那场面几乎就是一面倒。

鬼子士兵身高普遍在160左右,这样的身高即使面对中国北方的士兵时都还有些吃亏,但是在遇上普遍身高在170的一营面前,那可以说是一个小矮子了。

这还是被队伍里之前招募的新兵拉低了平均身高的一营,若按系统召唤出的老兵,那平均身高基本上能达175。

所以在这样的身高差下,鬼子士兵面对一营老兵时,以往得利的身形优势顿时就消失不见了。

然后对比拼刺技术,一营老兵会引诱鬼子士兵近全力突刺上来,然后躲开的同时,在鬼子收力的时候再将自己手里的刺刀刺向敌人的肚子。

至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