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殿杀御史、朝臣辞官(1 / 2)

崇祯“抄家灭九族”的话一出口,整个乾清宫大殿死寂一片、落针可闻,文武百官无一不惊,甚至有胆小的身心俱颤。

他们只是想想就毛骨悚然,三十一位朝廷重臣的九族宗亲那得有多少人?

大殿的寂静足足持续了好几十息,直到陈必谦向身后的三个御史挑眉示意后,殿上才再次响起了声音。

“陛下,岂不闻仁宗皇帝以仁德治国,不轻起刑狱杀戮,而开创‘仁宣盛世’。”

“陛下何不效仿仁宗皇帝以仁德治国,不轻言重刑杀法,如此一来,陛下定能再造一个‘仁宣盛世’,中兴大明。”

“陛下,刘御史所言甚是,望陛下效仿仁宗皇帝,不滥用重刑,以仁德治天下,做个圣德之君。

“陛下,刘御史、张御史之言实乃逆耳忠言,还望陛下采纳……”

三个御史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的轮番劝着崇祯。

崇祯却是不为所动,就这样静静看着他们装逼,直至两刻钟后黔驴技穷的三人才停下了嘴。

崇祯鄙夷的瞅了一眼嘴边还挂着唾沫星子的三人淡淡说道:

“三位爱卿言之有理,但朕不想效仿仁宗皇帝,就是要效仿,也应该效仿太祖皇帝。”

刘御史一听崇祯这话,似想到了什么,沙哑着嗓子道:“陛下此言何意。”

”哼……何意?”

崇祯冷着脸不轻不重的补充道:“当然是效仿太祖皇帝贪污受贿六十两者食草剥皮。”

“那三十一人哪个不是贪污数十上百万两,所以朕抄他们的家,灭他们的九族也不算过分吧!”

刘、张、马三位御史一听这话脸都绿了,敢情自己三人唾沫横飞的说了两刻钟都白说了。

尤其是带头的刘御史,那叫一个气,他顾不得多想,嘶哑着嗓子头铁的把声线提到最高,言辞也不似之前那般温和大叫起来。

“陛下这样独断专行,固执己见,罔顾文武百官劝谏,如此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对朝廷重臣施以极刑,难道就不怕背上昏君、暴君的骂名吗?”

崇祯听着刘御史的慷慨陈词,不由暗叹,这东林党为了捞人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老子就喜欢看你们愤怒生气的样子。

崇祯心里腹诽着,呵呵一笑:“刘爱卿这么气愤,朕很想知道若朕一意孤行抄他们家、灭他们九族,你又当如何?”

崇祯这话一出刘御史直接石化,他想过皇帝各种各样的说辞,也想好了怎样反驳,唯独没想过皇帝会这样问他,是以一时哑然,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张御史见状,随即迈步而出:“陛下若一意孤行,罔顾文武百官劝谏,那微臣等唯有撞死在大殿柱上,以死明志。”

愣神的刘御史像是受到张御史话语的感召,当即回过神来附和道:“对……,臣等唯有以死明志。”

刘御史话音刚落,马御史也跟着附和起来:“对……,以死明志。”

听了三人的话,崇祯暗笑不已,这东林党有点意思,还知道用小兵来拱老帅。

今天要是朱由检哪厮,恐怕真会阴沟里翻船,被内阁和东林党联合劝退。

崇祯心里嘀咕,突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拍起了巴掌,……啪……啪……啪……

“呵呵……撞死在大殿,以死明志,大可不必那么麻烦,你们既然想死,那朕就成全你们。”

崇祯说着,突然怒喝道:“来人,将此三人拖出殿外杖毙。”

殿上的文武百官被崇祯这一举动给镇住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刘、张、马三人已经被拖了出去。

只闻殿外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哀嚎,仅一盏茶的功夫,三人就被乱棍活活打死。

此时的陈必谦脸都变成了猪肝色,打死他也想不到,皇帝竟会这样毫无顾忌的殿杀御史,这还是那个他熟知的崇祯皇帝吗?

这个疑问在陈必谦脑中一闪而过,他顾不得多想,便站了出来,大喊道:

“陛下,御史闻风奏事,乃是太祖高皇帝赐予的权力,陛下何以随意打杀奏事的御史,陛下这做法无异于是在忤逆太祖皇帝。”

陈必谦这话可谓是说的极重,这“忤逆”二字摆明了是在说崇祯不孝。

要知道这不孝之名,古往今来可都不是那么好背的,更何况是放在一位帝王身上。

这不孝之名放在帝王头上,可比什么暴君、昏君还要有损声誉。

由此可见,陈必谦用心之恶。

陈必谦话音刚落,杨士聪随即接过话茬。

“三位御史直言劝谏陛下,也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陛下不听劝也就罢了,何以要将三位御史当殿打杀,陛下此举仁义何在?”

杨士聪这话也可谓是歹毒之极,直接把崇祯说成薄情寡义之辈,无仁无德之君。

“闻风奏事?”

崇祯对两人的话毫不在意,“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