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后回府(1 / 2)

“雀儿,去把食盒拿过来打开看看。”懿安皇后对贴身宫女雀儿吩咐了一句。

雀儿微微欠身,随即一阵忙活,便把食盒里的菜品摆到了懿安皇后面前的桌案上。

闻着四溢飘香的菜品,雀儿忍不住称赞出声:“这菜品色香味俱全,半点不比宫中御厨做的差,想来做菜的厨子是用了心思的。”

“陛下出宫吃饭,还不忘给娘娘带菜回来,对娘娘可真好。”

雀儿无意间的一句话,却是戳到了懿安皇后的心眼子,不由得感慨起来。

是呀!自己十五岁入大明门为后已有十三载,看似受尽荣华富贵,可真切关心自己的却无一人。

就是那死鬼木匠还在世之时,与自己也是谨守礼仪、相敬如宾,根本不像是夫妻。

倒是如今这皇叔好像和以前变得不一样了,就连出宫都不忘给自己带吃的……

想到这些,懿安皇后不由内心一暖,已然发生了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细微改变。

东暖阁,崇祯正在和从慈庆宫回来的王承恩说着什么。

“大伴,让人去查一查是何人在城中传朕是暴君的。”

“另外从即日起,不用紧衣缩食了,各宫的开支都按原本的规制供给,但有一点,绝不允许浪费。”

“老奴遵旨。”王承恩恭敬应道。

“就这样吧,大伴也早点下去歇着吧!”

崇祯说着自顾自的走向自己寝殿,可刚走两步忽又一顿脚,询问道:“对了大伴,朕早些时候让你们找的活物,找到了吗?”

“回皇爷的话,找到了,而且还不止一头呢!”

闻言,崇祯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背对王承恩一摊手。

“老奴告退。”

回到自己寝室的崇祯,在榻上摆成大字,暗自想着:也不知明天能从那帮勋贵身上薅到多少羊毛……

思绪分层间,崇祯很快便睡了过去传出了鼾声,想必是在坤宁宫对周皇后用棍棒之刑给累到了。

转眼,鸡鸣五更,红霞升腾。

坤宁宫中,周皇后起了个大早,看着镜中自己那丰满挺拔的玉峰和白里透红的肌肤露出满意的笑容。

服侍周皇后洗漱打扮的锦儿见状,不由称赞道:“娘娘的皮肤身材真好,难怪连日来陛下这般宠爱娘娘。”

“就你会贫嘴。”

周皇后像是想到了什么,红着脸白了锦儿一眼,随即一转话锋。

“出宫的仪仗都准备好了吗?”

“回娘娘的话,仪仗都准备妥当了,娘娘随时可以起驾出宫。”

“既然已准备妥当,那就走吧!”周皇后头顶凤冠,状似随意的说着,莲步却是已经迈了出去。

由此可见,昨晚周皇后并没有只顾管鲍之交,而忘了崇祯交代的正事。

紫禁城外,嘉定伯府。

虽然还只是清晨,但此刻的嘉定伯府客厅已是高朋满座。

主座上,嘉定伯周奎嗅了嗅手中香茗,环视一圈“呵呵”笑道:“诸位一大早便到我府上来,不知所为何事?”

周奎话音刚落,武清侯李国瑞随即拱了拱手。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嘉定伯难道没听说昨天有人到我们粮店里探价一事?”

李国瑞说着,又意味深长的补了一句:“也不知这去探粮价的是什么人,这城东菜市口可还在杀人呢!”

李国瑞话里隐含的意思,周奎自然听得懂,但他并不在意,摆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缓缓说道:

“诸位莫要慌张,咱们一没抢二没骗,所有的粮食都是咱们花钱从南方收购的,咱们要卖多少价,全凭自己高兴。”

“嫌价高的可以不买,咱们也没强买强卖,也没侵犯国法,又有什么可怕的?”

“退一步说,即使朝廷真的追究下来,老夫可不信,还有谁能把我这个国丈怎么样。”

嘉定伯周奎这话说的那叫一个振振有词,掷地有声。

周奎话毕,永宁伯王天瑞便一脸谦卑拱了拱手。

“国丈说的是,这也是我们一大早就到贵府打扰的原因。”

“这万一要是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我们几个可就要仰仗国丈了。”

王天瑞话音刚落新城伯王升、太康伯张国纪便也跟着抱拳附和。

这五人里论爵位最高的不是周奎,而是武清侯李国瑞,太康伯张国纪更是懿安皇后的父亲。

可从以上的对话不难看出其余四人都隐隐有以周奎为首的意思。

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其中的人情世故,这些个老家伙自然拎得清楚。

永宁伯王天瑞的话,虽然说的客气谦卑,但言下之意也说得很清楚。

周奎手捧茶碗,略微思忖后才缓缓开口:“诸位尽管放心,这抬高粮价的主意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