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武军驻地(1 / 2)

翌日清晨,崇祯身着青天色锦袍带着王承恩一行人出东直门,向着通州的方向而去。

一个时辰后,延绵数里搭建得横平竖直的一排排军帐便显现在崇祯一行人眼前。

崇祯看着眼前的景象颇为满意,无论其他,仅从这井井有条的军帐摆放就能看出来孙传庭治军的严谨性。

崇祯抵达天武军驻地时,得到消息的孙传庭和张世泽已经迎出军营老远等候,是以见崇祯踏马而来,便上前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

崇祯见状,也没摆什么帝王谱,随即跳下马背扶起两人。

“两位爱卿请起,朕闲来无事,所以便想着到天武军来看看。”

甭管崇祯这话是真是假,身为天武军统帅的孙传庭都极为高兴,皇帝能亲自视察天武军,足以说明皇帝对天武军的重视。

“陛下一路辛劳,还请到中军大帐歇息。”

对此崇祯自无不可,一路走一路看,很快便来到孙传庭的中军大帐。

这期间崇祯发现天武军的军帐很多都有破洞,甚至是孙传庭的中军大帐也不例外。

崇祯看着军帐上的破洞,大概猜到了这些破军帐的来历,但他却故作不知的问道:

“伯雅,天武军这些破旧军帐是哪里来的?”

“回禀陛下,由于天武军扩充速度太快,兵部调给的军帐不够用,这些破旧的军帐都是天雄军卢督帅支援的。”

听着孙传庭的话,崇祯微微颔首:“朝廷物资供给不足,倒是苦了天武军。”

“兵部虽然军需供给不足,好在粮草不缺,陛下无需忧心。”

“天武军的兵卒全都是从流民中招募的,什么苦没吃过,这些军帐虽然破旧了一些,但总归是有个安身之处,倒也不讲究这些。”

听了孙传庭的说辞,崇祯于内心暗自点头。

他之所以明知故问的和孙传庭说这些,可不是没话找话。

而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孙传庭是否会因为军需供给不足对朝廷抱有怨言。

如果一个统军大将动不动就心生怨念,怕是难以统领一军的。

当然,崇祯这么做也不是他小肚鸡肠,而是他对孙传庭的了解更多还停留于历史记载,所以还得看其言观其行。

得到与内心期待相符的答案,崇祯心慰的笑问出声:“伯雅,你刚才说天武军扩充过快,那现在有多少人了?”

“回禀陛下,天武军已经从灾民中招募了六万余人。”

“遵照陛下旨意,天武军还在不断扩充,想必在不久后便会突破十万乃至更多。”孙传庭很是振奋地回道。

闻言,崇祯轻笑出声:“呵呵……,天武军在短短数日就有现在的规模,伯雅你功劳不小。”

“北镇抚司和东厂,在张家口查获了五万人的军需,改明儿你让人到兵仗局去领取,可不能因缺少装备,而误了天武军的日常训练。”

崇祯这话一出,孙传庭比自己娶老婆时还高兴,随即躬身拜道:“微臣代天武军,谢陛下隆恩。”

“伯雅无需如此,为天武军提供军需装备,本来就是朝廷的责任。”

崇祯说到这,突然话锋一转叫道:“大伴,把带来的肉食送我一半到天雄军驻地,朕今天要留在天武军与将士们同吃共睡。”

崇祯之所以要在天武军留宿,当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有着自己的目的,至于他抱何种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听到崇祯的吩咐,王承恩不由心下一紧,赶忙出声劝解。

“皇爷万万不可呀……”

可王承恩刚说出半句话,就被崇祯抬手打断。

“大伴,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无非是担心天武军出身流民,难免会有人对朝廷赈灾不利心生怨念,继而怀恨于朕,因此担心朕的安全。”

“放心吧!朕相信伯雅的治军能力,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听到这话,王承恩只得把喉咙里的半句话给咽了回去,转而恭敬应声:“老奴遵旨,这就差人给天雄军送肉食。”

王承恩嘴里应承,心里却是在想,罢了,只要皇爷高兴,大不了咱家晚上不睡守在皇爷身边,就不信还有哪个兔崽子能近得了皇爷的身。

王承恩之所以敢这么想,那也是基于自身实力,大家都以为王承恩是菜鸟,实则他也略懂拳脚,而且武力值并不比方正化低多少。

孙传庭听到崇祯要和天武军将士同吃共睡的话,却截然相反,心中激动不已。

想来也是,这样的天子荣宠古往今来又有几支军队能得到?

孙传庭内心激动,面上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陛下乃万金之躯,万不可在军中留宿,陛下万一要是有个什么损伤,微臣百死难赎。”

“哈哈……,朕可没有伯雅说的那么娇贵。

崇祯不以为意的爽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