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有些苦根本没法往外说(1 / 2)

“这是药方,照着药方,以百相茶水煎药,可治愈林家老大眼疾。”

贾半仙随手扔出张药方,拍在桌子上,“林家老爷子虽然瘫痪了几年,但是脊骨伤处裹覆的经络在回活,碎骨愈活力也很是强盛,施以药谷十九针,半年可起身下床。”

郁恒,“……”

郁恒,“师兄,你为什么不直接帮他们治了?”

让他帮忙,还得教他一遍,多迂回?

贾半仙斜眼不耐,“说笑话不是?道爷只会看相算命,哪里懂治病医人?我要懂这个,还用得着去求你?低三下四的。”

“……”求我?低三下四?

郁恒差点被气笑了,他这个被求的才是低三下四吧?

愣是没敢生气,还得低三下四挤出笑脸,“师兄教训得是!我回头就去给林家的诊治去,多谢师兄肯指教!”

桌子上的药方,郁恒收了,放进衣襟里如获至宝。

不开玩笑,师兄手里出的东西,只要跟医药有关的,一个字都是宝。

他现在又学到东西了不是?

贾半仙起身拍拍屁股,慢条斯理离开房间,看到满院子葱葱绿绿的百相草时,心情极好。

林家的秘密呀。

在无人医治的情况下,半瞎良久的人瞳色逐渐恢复,瘫痪的老者伤处愈活力蓬勃……唯百相草的功劳。

便是林家老三手腕残疾,郁恒不帮忙医治,日后也能自己痊愈,只是需要的时间久一点罢了。

这个地方太有意思。

贾半仙两手叉腰,听着不远处传来的建房动静,闻着满院子清新气息,笑得慈眉善目像个弥勒佛。

恰好有白来的地方可住,又有喝不完的百相茶,他暂时不走了。

这个时间,小太子精神困顿睡下了,右边屋子安静得很。

倒是堂屋、灶房里有低低人声。

李素兰跟张翠娥两个年轻妇人,这几日里跟杜嬷嬷混熟了,看嬷嬷对厨艺并不藏着掖着,遂大着胆子,趁嬷嬷有空闲的时候便开口请教。

三人坐在堂屋里低声说话,气氛融洽和乐。

灶房里,林婆子将灶头收拾好,又把早上蒸的几个粗面馒头拣进小竹篮盖上布帘,再提上一小壶百相茶,准备出门。

“阿奶,去给阿爹他们送东西吗?我也一块去!”百相跟在老妇人身后,像条小尾巴,“哥哥带大黄在那边玩儿,我可以陪他们玩一会!”

林婆子抿笑,揉揉她小脑瓜,“阿奶不去那边,上隔壁看看李阿婆,她家里这两天事儿多,我陪她唠会嗑解解闷。”

百相便蹦蹦跳跳先出门了,背着小手,头上小揪揪一跳一跳,“那我也去看看李阿婆,陪她唠会嗑!”

李家房屋布局跟林家差不多,只是建的土胚房,外墙没有刷过,年月久了,墙体在风雨侵蚀下多处脱落,显得破旧斑驳。

李婆子依堂屋门而坐,手里捏着针线跟纳了一半的鞋垫发怔,听到有人进院的动静,手背飞快抹了下眼角才抬头,挤出点笑来,“咋,不忙啊?还有空到我这儿来。”

林婆子带着孙女进屋,把手里东西撂下,又熟练的自己提凳子,在她对面坐下。

“喝点茶歇会,就你一个人在家啊?”林婆子装作没看见对面老妇人哭红的眼,轻道,“文秀呢?”

“在房里呢。”李婆子示意身后关着房门的房间,坐在这里,隐约能听到门后传来的啜泣。

惹得李婆子又红了眼,抬手抹泪,“可别笑话我,谁家还没点愁心事儿了。”

“你当我特地过来笑话你来?我还没那个闲情。”林婆子翻她个白眼,从篮子里拿了个馒头塞过去,“文秀的事你不说我也不明究竟,要是有我们能帮忙的地方就开口,别这种时候跟我见外。”

“得,不是看笑话来,故意惹我哭来的。”李婆子吸了吸鼻子,拿着馒头也不吃,看着堂屋外落下的阳光发怔,整个人恍恍惚惚的。

好一会她才开口,怕门后的人听见难受,大嗓门的老妇人声量放得很低。

“文秀嫁过去那会,那王八蛋信誓旦旦保证会对文秀好,我真是信了他的邪,还以为真是个好的,想着他们能和和睦睦过下去就行,家里穷点也没啥,我家不也穷么?谁知道时间长了才看清人心,狼心狗肺!

“文秀为了给他生娃伤了身子,大夫说以后不好怀了。头胎生的女娃,之后几年真就再没动静,那家人就藏不住了,对文秀又打又骂的磋磨!

“死丫头受了恁多委屈,一句不跟我这个当娘的说,每次过去看她,总是笑着跟我说还行、挺好。要不是这次被休回来,我怕是到死都不知道她在那边过的啥日子!

“生女娃咋地了?女娃就不是自己的种了?女娃就不是人咋地?我那小外孙,跟百相一样可爱乖巧!他们家不稀罕,我稀罕!

“说白了,还是娘家太穷,给闺女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