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那是把九族的脑袋往断头台上送!(1 / 2)

诸多思绪在脑子里纷乱闪过,崔应元瞳孔突地一缩,攫住了当中关键。

百相草!

百相草煮茶,能提神解乏,能愈沉疴褪肠毒!

而太子体弱多病,更是数度病危!

那么有没有可能,太子其实人不在皇家寺庙,而是来了原州,在此用百相草治病?

不,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太子必定在原州!

刚才出现的灰衣人、以及太子独有的令牌就是佐证!

所以原州水灾,太子才会如此关注,不惜暴露行踪来给他下令!

崔应元用力闭眼再睁开,一切豁然开朗。

城中有传言,不知何人将百相茶献进宫中,皇上对此茶大加赞赏。这话传到他耳里时他一笑置之,只觉荒谬。

百相茶不过初初冒头,如今仅在原州名声传开,怎么可能那么快就有人把茶送进宫?再说献宝入宫,岂是随便什么人就能献成的?

可若太子在此,那么就说得通了,传言或许是真的。

把百相茶带进宫的是皇后娘娘。

也就是说,百相草的奇妙,比他所知所以为的,更甚!

远超他的认知!

那若百相草在崔家手里——

崔应元呼吸急促,兴奋得眼睛迸出红丝,表情又在下一刻扭曲、煞白,连滚带爬冲出书房,大吼,“来人!立刻去寻夫人,让她来见我!立刻!马上!快!”

什么敲门砖、什么飞黄腾达!

太子就在原州,用百相草治病!

皇后回宫了,太子留在此,即是百相草对太子的病有效!

换言之百相草是太子的救命草!而太子是皇上皇后的心尖肉、是龙之逆鳞!

这时候谁敢打百相草的主意,等同打太子的命的主意!那是把九族的脑袋往断头台上送!

想到这点,崔应元腿都软了,恨不得把前一刻点头应了夫人的自己掐死。

要不是太子挂心受灾百姓着人找上门来,他差点亲手给自己凿了黄泉路!

崔荣氏前脚刚回院落,后脚就又被叫到书房。

待书房门关上,听丈夫说了一番话后,崔荣氏瘫坐在椅子上浑身控制不住的哆嗦,脸比纸还白。

既痛惜泼天的富贵飞走了,又庆幸还没有酿成大错,没把两家人的命跟前途都断送了。

“老爷……那金家?”

“还不死心?就算挣着泼天富贵你也得有命来花!金家既能拿到百相茶的生意,那必然是太子殿下默许了的!还想那些,不如想想你有几个脑袋能掉!此事不许再提!”

“……”崔荣氏到底知道轻重,再不甘心,富贵也没命重要。

不过,她稍稍低眉,百相草的生意是不能抢了,但是谁说不能跟金家交好呢?

太子殿下默许金家拿到百相草的经营,她跟金家交好,间接也等于跟太子殿下搭上了那么丁点关系!

日后遇上什么难以解决的难题,说不得还能通过金家辗转得到点照拂!

前头还因崔家是官金家是民而生出的优越感,此刻荡然无存,自然心里是有落差的。

但是利益面前,没有放不下的身份弯不下的腰。

“还有一事,太子殿下如今人在皇家寺庙静养,务必谨记!”崔应元最后重重提了一句。

崔荣氏点头,“是,我记下了,断不会往外漏出口风。”

皇后一人回宫,对外的消息是太子在皇家寺庙静养,这是不想泄露殿下行踪。

那么太子殿下就只能在寺庙里,不能出现在原州。

她哪里敢将消息传出去?不怕掉脑袋么?

夫妻二人密谈,书房以外无人知晓。

金家也接到了密令。

直到莫一走了许久,一家人坐在大厅里,仍然久久不能回神。

“你说来传令的是晏家护卫,那个叫莫一的男子?”金老爷子哑声问。

金钱来点头,“是,是莫一。他没有明说主家身份,但是切实说了此次原州水灾,我们金家若肯出手援助,便保金家三年安稳。”

金老太太神情恍惚,“阿来,你前头还说了句什么来着?晏家啥?”

“我说,晏这个姓氏虽然不多见,但也不是稀有,所以我们之前都没往大了想,或者说是不敢往大了想,有没有可能晏家的晏,是国姓那个晏。”

厅中又是一阵久久的沉默,只能闻越发急促的呼吸声。

“给商会各人递话,金家在福月酒楼宴客,今日申时,诚候赴宴!”

金老爷子发话,眼中光芒极盛。

“为富亦当仁,原州水灾致诸多百姓受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金家第一个站出来率众赈灾!有肯追随者,金家铭记,百姓也会铭记!”

金钱来二话不说点头,“爹,我这就叫人去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