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 / 3)

春日和煦,冬日尾巴上捎带的寒意已彻底不见。天气一暖和,天光也亮得愈见早了。

赵婉向来是个贪睡之人,好在侯府老夫人日日礼佛,并不要后辈们晨昏定省,因而无甚重要之事的早晨,她一贯要磨蹭到辰时方起。

“夫人,去往薛栏国的商队已归来,正在外院等着,可要现下接见?”侍女阿青禀告道。

“回来了?”赵婉正由阿秀在挽发,闻言微微偏头,目含诧异,她嘱咐道,“请人先去花厅稍作等待,好生招待着,切勿怠慢了人家。”

“是。”阿青领命而去。

赵婉本想今日先见一见柳枝的,却不想商队已经归来,当然是土豆之事更重要些。她有些忐忑地想,也不知道此行顺不顺利,若是没有弄到大量的土豆做种,这计划可就要搁置了!

耐着性子梳好妆,她也不让人多等,忙去往花厅,准备询问商队的领头之人云序。

到了之后,果见一高瘦的汉子正坐于花厅。汉子年纪约三十上下,虽瘦,却孔武有力,因着常年为云家在外奔忙跑商,皮肤黑黝黝的,眉间甚至还有一道短而狰狞的疤,看着便不太相与。

云序常年见惯了高官富商贵人,可见着侯夫人之时,仍是有些拘谨,慌忙行了礼,便垂着眸子不敢往上首多看一眼。

“大掌柜不必多礼,且坐。”赵婉按着外头的称呼招呼道。

“多谢夫人。”云序也是头一次拜见侯夫人,如今见她是个和蔼的,便也逐渐放松了心神,坐下来后,赶紧喝了口茶润喉。

定了定心神,云序将此行的经历捋了捋,便捡着重要些的给说了。

等听到此次虽有些波折,但最终还是弄来了足足一百车的土豆时,赵婉再也止不住面上的笑意。

她粗略地算了算,这么多的土豆,差不多能种下至少300亩地,若顺利的话,能收获将近一百万斤!

虽然收成之后,摊下来十万边军也吃不了多少顿,但如此一生二、二生三的不断扩种下去,过不了几轮,还用愁填不饱肚子吗?土豆一年可能种两轮的!

如此想着,赵婉的目光愈发地灼灼发亮了起来。

“大掌柜果然十分了得!此行着实辛苦你了,接下来定要好生歇息一番。”她唤人将茶添上,真心实意地夸赞道。

“蒙侯爷看重,属下方能做得成此事。”云序恭敬地拱手应道。

一事禀完,他又道:“侯爷叫了几位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农随属下一道儿来到府中,嘱托我禀告夫人,若夫人尚有闲暇,可否言传一番那土豆的种植之法,老农们学了,也好回边军营指导一番兵丁们。”

他自是不懂为何侯爷要找人教这种植土豆之法,却是东不找西不找,倒找上了侯夫人。适才匆匆一眼,夫人不过是一位娇滴滴的女娘,可不是那种会下地的泥腿子!

但侯爷既发了话,他做人下属的,总也不能驳斥不是,因而只踌躇了一下,还是原话说了出来。

赵婉不知云序心中的想法,闻言只笑道:“无妨,你尽管将人叫来便可。”

待那几位老农战战兢兢地行完礼,赵婉便将土豆如何发种、如何种植、如何施肥浇水之事细细掰开授予了几人,老农皆喏喏应是,拘谨地埋着头仔细地将重点都一一记下。

末了,她又安抚道:“无需惧怕未能记全,我此前已将详细的种植之法撰成文字,便随你们一道发往边营吧。平素有不太懂的,尽可对照着那说明做便是。”

作为农学生,赵婉对种地之事,天然便有一种熟稔亲切之感,她细细问着种植相关的事情,从老农们口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着这个时代的农事。

老农们短短几日之内,不仅见着了云小侯爷,还被侯夫人接见了,一个个红光满面的,又是惊慌又是激动,答话也答得磕磕绊绊,不成字句。可谈及种地之时,这几人好歹找回了些安心,忙不迭地将自己毕生经验道与侯夫人听。

赵婉问得十分认真,也听得十分认真,偶尔冒出来几句建议,令云序心中十分惊诧。

他真是从未见过这般接地气的贵人,聊起农事竟也头头是道、言之有物。

自家侯爷便是个实力与传言全然不同的人物,未想到,这侯夫人也是个十分奇特之人,可真是了不得呐。云序啧啧称奇,表面上却仍旧保持着一如既往地恭敬。

等正事谈完,赵婉便留了他们在府中用饭,命人在外院设席好生招待。外院的张管家忙拍着胸脯保证,必定叮嘱厨房做些最是时兴的饭食,好招待大掌柜与几位客人。

赵婉又嘱咐他去账上支些银钱,赏与几位老农。至于大掌柜,手头的活钱多着呢,倒用不着她这一星半点的赏赐。

只赵婉感念云序这趟差着实不易,命阿秀去自己内库中,挑了些时新的绸缎料子与绢花、自己闲暇时候制作的几支在这个时代来说很算得上是新奇的口红,让他带回去赠予妻子。

云序也不扭捏,大方地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