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3)

,她也回屋开始烧炕,今晚就得住人,得早点烧着,晚间炕再凉一凉,睡着才不太热。

新云州这边夏日温度倒是好,路上方念真就发现了,越是接近新云州,晚上越是凉爽,扎营睡觉身上都得盖着点东西。

虽然和石大嫂搭档做饭了许多日,但方念真在现代用惯了天然气和各种电器,她的生火技巧还是不太熟练,弄了半天终于是把两个灶都点着了。

胡阿婆这时候又上门了,“念真呐,想给你一套被褥的,但是我家带的也不多。实在是腾不出来了,给你找出两身旧衣服,都是你嫂子们的。换洗着穿,晚上盖一身睡觉,”

“阿婆,真不用了。我现在有房子,不用睡露天地上,就已经很好很安稳了,您快拿回去吧。”方念真言辞恳切,胡阿婆拗不过她,但还是执意留下了一身衣服。

待胡阿婆回了胡家,二儿媳王氏见婆婆还剩了一件衣服,正是自己的那身旧的,急忙接了回去,小声嘀咕着:“娘,咱们自家还不够穿呢,就别给外人送了。”

胡阿婆一声叹息,“我又不是谁都送,念真那孩子可怜,又懂事,送人家东西也不会吃亏,人家以后都会还回来的。”

“她一个穷丫头搁啥还,等着以后嫁得出去才有得还吧,再说,想不想还,还是个事儿呢。”

王氏念叨完这句,自知顶撞了婆婆,赶紧借口说收拾屋子,低头转身走了。

下午,官府派人挨家挨户,按照当初统计的人头数,发了一个月的口粮和油,并一些粗盐和土豆,居然还有一口特制小锅,两个巴掌那么大。

“咱们新上任的郭知州仁善,知州夫人体贴,知道大家可能没有灶具,特让打制的。”

“哎哟,多谢青天大老爷,真是好人呐!”

……

是真好心,还是为了新官上任搏个好名声,方念真并不知道,不过她挺诧异,这郭知州倒是很重视他的妻子,不把妻子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来的人说土豆是去年新云州新种的植物,保存时间久,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菜。

方念真回忆了一下原主这些年吃过的菜,确实是没见过土豆,看来这土豆正好用来还一还人情。

众人今早从进城就开始忙碌,现在都已经是未时了,早就该吃饭了。

方念真去石家借了菜刀,飞快地把土豆去皮,切丝,小锅里接了点水,把土豆丝洗了几水,然后泡上,去一去淀粉,这样炒出来更爽脆。

洗、泡土豆丝的水也没浪费,留了下来沉淀着,晒干了就是淀粉了,以后做菜需要勾芡的时候就有的用了。

官府发米面的时候,方念真在院里和泥搭了个土灶,她一个人吃饭简单,不用大灶就够了,这样也不用总是烧炕。

去两边院子看他们也焖上饭了,方念真说了声给他们添菜,就开始准备炒土豆丝。

去北山拾柴的时候薅到了少许野蒜,切末,倒了一点点油,葱末蒜末烹香,下入土豆丝,大火爆炒,待土豆丝炒变了色,再撒上一点点生蒜末,这种手法叫做包尾蒜,更能提香增味。

菜出了锅,方念真就去了胡家、石家跟他们分享,众人直夸这土豆脆爽。

方念真就又给两家讲了讲土豆的几种做法,“这土豆炒着脆,炖着糯,入口一抿就化。”

顺便还把府衙门口贴的告示告诉了两家人。

石嫂子、胡家两个儿媳妇就都说,明日和她一起去应招厨娘。

忙碌了整日,方念真又洗了衣服,擦了屋子,烧水粗略地洗了个澡,晚上总算放松地躺在了炕上。没有被褥,就铺了两件旧衣服,又卷了个小枕头。

这是她穿到古代,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睡,还怪害怕的。

把大门、屋门都闩好,才在胡思乱想中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第二日方念真是被石大嫂的敲门声惊醒的。

“累坏了吧,都叫了你半天了,都啥时辰了,才醒。”石嫂子递给方念真一块窝头。

“快去洗漱,吃了这个咱们出发了,你不是说辰时就可以去了吗。”

方念真迷迷糊糊地收拾好自己,胡家两妯娌也出来了,四人就启程去往府衙门口。

问明白了,确实是给府衙的工事做厨娘,不是给私人做活,就去了偏院临时搭的简易厨房面试。

应聘厨娘,自然要展露些手艺,却不能每个人都做菜,那样太浪费食材,就从刀工开始考验。

用的是夏日常见的丝瓜,可以展示切片或切丝。石大嫂刀工不错,负责招聘的老头儿看了两眼,就说可以了,胡家大儿媳张氏虽不及石大嫂的刀工,却也过得去。

胡家的二儿媳王氏手上功夫就差着些了,切出的片忽而厚忽而薄,负责的人看了就摇头,当即就说另谋高就吧,王氏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最后是方念真,方念真虽用不惯极重的菜刀,但还是切丝切得很漂亮,也通过了第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