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2)

当晚,卫蓁是一人在婚房睡的,熟睡时还能嗅到床铺上残留的桂圆莲子红枣花生的甜气。

一夜好梦。

翌日

天蒙蒙亮时,红袖就来叫人了,“公主,快起吧,侯爷在外间等您呢。”

卫蓁瞬间清醒了,“他来做什么?”

“您忘啦,今儿早要去给老夫人请安的。”

卫蓁晃了晃昏沉的脑袋,慢腾腾地起身。

把这事儿给忘了,她还说今天在城里逛逛,再把皇帝给她的粮种处理一下的。

念着待会儿要去见老夫人,不宜招摇,绿荷给她挑了身素雅的湖蓝锦缎长裙,配羊脂色茉莉小簪。

收拾完毕,出了卧房,正厅里正在饮茶的燕景云看到卫蓁出来了,抬了抬手,底下的人便将早膳一一摆上桌。

卫蓁本想问他些话,又想到了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虽不太清楚侯府是不是也这样,但仍没有贸贸然开口。

两人在沉默中用过早饭,之后就一起去见老夫人了。

自前任镇北侯过世后,老夫人便在侯府中另辟出一方小院,独自居住。

好在两个儿子常伴身边,老侯爷生前并无妾室,后宅宁静,日子过得也算是安乐。

卫蓁随燕景云一并到了老夫人的小院,却发现早有人在。

正厅里,高居首位,笑容和蔼的老夫人正专注地听一位少年人讲些什么。看到他们进门了,妇人脸上的笑意收了几分。

“景云,蓁儿,你们来了。”

旁边的少年人也起身招呼:“大哥,嫂嫂。”

燕景云视线有意无意地扫过卫蓁,她瞬间想起了迎亲路上自己的社死现场,眼前的少年郎正是之前被她错认的燕景云的弟弟——燕景行。

一一还过礼,敬了茶,几人略微寒暄了几句,老夫人便让他们都散了。

卫蓁能感觉的出,老夫人不怎么喜欢她,但明面上的礼都到了。进门时,她头上戴的羊脂色茉莉小簪,出门时,加了一只金丝镶猫眼石钗,这是老夫人给的。

她有点摸到侯府人对她的态度了,大概就是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嗯……像是现阶段镇北侯与周皇室关系的微缩版。

从小院出来,燕景云应该还有公务要处理,准备先走一步。

卫蓁想起自己要问的事,一把拉住他的袖子,“侯爷。”

燕景云抬高手臂,宽大的袖子上搭着一只白嫩嫩的小手,“公主这般舍不得本侯,真叫人受宠若惊。”

卫蓁放开手,但没接他的话,“我就是想问一问侯爷,我能随意出府吗?”

穿书之后,暂时保住了命,总得找点事做。

她想的是有块自己的试验田,根据皇帝给的粮种进行改良,也不算浪费自己所学了。

“可以,西北民风开放,女子也可自由外出,不必拘在家中。”

说完,他的视线扫过身后的几个侍卫,停在了一人身上,“郑远,以后你就跟随公主。”

被点的是个国字脸男子,面上两道浓眉,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他应道:“属下遵命。”

卫蓁可不想有个大汉整日跟在自己前后,她果断拒绝:“侯爷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只在城内活动,护卫就不必了。”

“迎亲路上袭击你的是匈奴人,为的是什么,公主心里应该有数。”燕景云说的直白,“这凉州城内来往的异族商贩不知凡几,城内治安虽好,但难免有个万一。”

这中间还有匈奴人来搅合?

卫蓁心里有几分惊讶,想了想,还是自身安全为重。

“那就多谢侯爷了。”

随后,卫蓁回去换了身轻便的衣衫就准备出门逛逛,穿书至今,她还没上街玩过,不知道这个时代又有哪些新奇的玩意儿。

出门的时候,她没多带人,人多反而不方便。

备好马车后,郑远驾车,红袖随行,三人去了凉州城最繁华的大街上。

这繁华也是相对的,最起码,在卫蓁看来,街上人流量算大,来来往往的人群,或乌发黑眸,或金发碧眼,各有不同,但卖的东西就有点儿磕碜了。

她想起之前看过的穿越流小说中,主角逛街时买买买的描写,又想到了电视演的,店里物品种类繁多,主角动不动就捡漏的场景……完全无法与自己所在的这条街道联系起来。

商家所卖的东西,都是自己印象中的低配版。

转了一圈,无甚意思,准备离开的时候,卫蓁眼睛一亮。

街角坐着一位老人,面前放了两个竹筐,里面装满了豆子。

“红袖,买点豆子吧,我们回去做豆腐吃。”

这里的人似乎还不会做豆腐,穿过来这么久了,还没吃到过。

不过没关系,豆腐的做法不难,她可以自己做。

一旁的红袖听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