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2)

找人将地犁好,再用豆渣做底肥深耕完毕,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了。

在此期间,卫蓁仔细思考过后,将苜蓿和白菜的种子整理了出来。

时值八月,地处西北,这个点能种植的作物实在有限,她准备先拿这两样来练练手。

得知她的打算,红袖好奇地问:“公主,您又不养牛马,种苜蓿作甚?”

是了,在这个时代,苜蓿也是作为一种饲料存在的。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量高,长势好,耐贮藏,用它做的饲料,牛马羊之类的牲畜都喜欢。?

但谁说人就不能食用呢?苜蓿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对人身体有益,拿来凉拌、清炒,味道也十分不错,本身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价值极高的一种作物。

不过正如红袖所说,卫蓁不养家畜。因而她没想多种,主要还是练个手。

带着红袖和郑远几人去了地里,安排人将复选后的种子栽下。

村里的人正是忙时,眼前这些干活的人都是在城门口找的。

郭东就是其中一员。

他本是凉州城东门口一位无所事事的闲散人员,此地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人。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哪家有活儿干了,就会来城门口找人,他们一拥而上,去给人做些杂活儿,以此糊口。

今天刚来不久,就看见有位衣着得体、腰别长刀的方脸男子前来招人,他身后不远处,还停着辆装饰质朴的马车,车前深色的流环挂在一匹高头大马的颈部,马匹浑身皮毛呈枣红色,毛发飘扬,色泽鲜亮,在阳光下不断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辉。

这是来大活儿了啊!

郭东果断起身,戳了戳身边同伴的臂膀,示意他们跟上。

果不其然,那挎刀男子——郑远给出的酬劳着实丰厚,只是没想到,主家会让他们来帮忙播种。

这也用招这么多人,两三个不就足够了,大概这就是有钱人吧,郭东腹诽。

话说回来,价高活儿轻的事,谁能不喜欢呢?

直到下地了才知道,这跟他印象里的播种完全不是一回事。

到田头以后,从马车上下来了三位年轻姑娘,最中间那个梳妇人髻的应该就是真正的主家。

小姑娘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安排起他们却干脆的很。

“你们几个负责这一块地,你们几个负责左边那一块。”

“千万记住,株间距要按我说的来,土壤的湿度也要注意……”

这还不算完,小姑娘眼神还好的不行。

郭东被分到最远处的一片地里,不停地弯腰播种,还要在心里计算每一株的距离,加上太阳的暴晒,一个不注意,他就忘了自己数过几步了,感觉地方大差不差的,他弯下腰,准备将手里的种子种下。

“最边上那位,间距不够,再往前走两小步。”

最外围土地上的人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声源处,郭东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是在说自己,他红着脸往前又挪了两步,之后没再错过。

整整一个上午,卫蓁也累的够呛,她嗓子都快冒烟了,红袖绿荷有心帮她,无奈不懂这些。明年春耕要是还靠人力播种,别人受得了她也受不了,看来,在那之前得先把耧车做出来才行。

回去的时候,卫蓁专门让郑远绕道去坊市买了些苜蓿。

今早给红袖讲苜蓿的吃法时,卫蓁也有些馋了。

刚播下的种子离成熟还有段时日,她索性去市场上买些,晚间回去做了当菜吃。

酉时,正是侯府后厨里最热闹的时间段。

晌午,燕景云、燕景行二人忙于公务,经常不在府里用饭,晚上这一顿才是侯府人最全的时候,几位贵人虽然不一道用膳,但饭菜都得后厨出。因此,这个时候,往往是后厨最忙的时候。

此时,张师傅专心料理手中美味。他右手中的大勺快速在锅里翻炒,左手拎锅悬在火上颠动几下,待香味冒出,这道菜就成了。

他拿起一边备好的毛巾擦擦手中沾染的油渍,歇了口气,转身准备继续做下一道菜。

就在此时,卫蓁笑盈盈的走了进来。

张师傅板了一天的脸顿时拉成了张盛开的菊花——厨房的两位副手昨儿个还好好的,今儿突然请假了,他都不高兴一天了。

“哟,夫人,您今天是又想出什么新菜了?”

卫蓁指了指绿荷手里的东西,“不算新菜。就是突然想起来了,买些苜蓿来吃。”

“您把东西放这儿就是,炒完了,我让人给您送去。”

卫蓁哪能答应,看厨房这样子,就是在忙的,她不想给人添麻烦。

“你忙,我自己来就行,这又不费事。”

角落里还有一处闲着的灶火,卫蓁准备就在这里起灶。

架锅烧水,趁水烧开的时间里清理苜蓿。她把苜蓿里的杂枝、枯叶调出,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