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1 / 2)

翌日一早,卫蓁正在用早膳,下人来报,说瓷坊送来了样东西。

卫蓁打开看过后,带着盒子,出门去了她许久未去过的西郊瓷坊,新瓷坊已经建好了,不日就要搬过去,她这次来刚好还能看上旧坊最后一眼,毕竟是她一手操办起来的,总有个念想在。当然了,此番前来最主要还是为了温度计的事。

马车一路驶出城外,在她的印象中,出了外城,除了偶尔路过的行商,基本上是没什么人烟的,可如今城郊竟是大变样,沿路支摊叫卖的比比皆是,竟与内城也无甚两样。

“这城西,变化好大。”卫蓁情不自禁地感叹出声。

“我知道我知道!”红袖忙不迭地应道:“说来这可与殿下有几分关系呢。”

“哦?”

卫蓁不记得她有做过什么,莫不是红袖夸大了。确认试探的目光落在绿荷身上,但见她微微颔首,显然与红袖是一边的。

“自从殿下的瓷器走俏之后,除了胡商,殿下可知,这凉州城中,还有哪一类人来的最多?”

“不许卖关子,快说。”

红袖笑着继续为卫蓁解释:“是匠人,而且多是没有主家的匠人。最初外地来的都是陶匠,后来不知怎地,泥匠、瓦匠、木匠……都往这边跑,这些人大多住在城西,一来二去地,这边就热闹起来了。如今,城里城外的要找匠人做工,都是在这边招人的。”

红袖说起来,一副啧啧称奇的模样。

卫蓁也觉得颇为神奇,要说陶匠来,她还能理解,看有无机会进坊学学先进手艺什么的,可其他匠人一窝蜂地往城西来,就真的不知为何了。若是用产业的集聚效应来解释,好像也不大妥当。

问过两个小丫头,她们也说不知道。

仔细观察来往行人,果真有许多是拿着各式工具的,向来那些应该都是匠人了。

城西的匠人如此之多,一时半会儿的,她都不大舍得搬离这边了。

闲谈间,马车就到了西郊宅邸前,宅子还是老样子,红木门柱,高大古朴。倒是路两边原本光秃秃的枝桠,都穿上了绿衣,衬的门前的两尊石狮子都年轻了几分。

马车停住,仆从先行去扣门,直到卫蓁几人在门前站定了,大门仍旧紧闭,侧耳细听,里头静悄悄的。

仆从又重重地扣响了门环,每一下都格外用力,这才隐隐听到了里面有人声传来。

嘎吱——大门开了,门后头探出半个身子来。

瓷坊后头来的几批匠人,许多都是从燕景云那边调来的,卫蓁后来来瓷坊次数少,好些人都不认识,不过开门这人显然是认得她的。

卫蓁还未看清楚对方的样子,那人立马拉开大门,闪身出来一记深揖。

“见过殿下。小人正在清点库存,来的晚了些,请殿下勿怪。”

“无碍。”

跨过门槛,前院一片清冷,只有卫蓁一行与眼前这人。

不等卫蓁发问,那人及时道:“叶管事他们均在后院,殿下请移步前厅,小的马上去叫叶管事过来。”

说着,他便引着一群人往前厅去,一路上,顺道解释了今日前院冷落的原因。

“三日后就要搬离,还有一批瓷器正在烧制中,预计明日下午开窑,前院洒扫的人都被调到后院去帮忙将各类器具打包装车了,不然万不会怠慢了殿下。”

将人引至前厅坐定后,他才离开去找叶瑜。

不多时,有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由远及近,听声音不止一人。

叶瑜和叶瑾两人甫一进门,瞧见屋内的卫蓁,脸上就止不住漫上了欢欣。

“殿下!”两人殷殷叫着,一道围在了卫蓁跟前。

叶瑾还收着些,叶瑜是个外向性子,当即控诉道:“殿下,您可好些日子没来了。”

语气中透出的小委屈让卫蓁生出了几分自己是个渣女的错觉。

“开春之后就没怎么闲过,今日有空,我这不就过来了。”

卫蓁绝口不提温度计的事,好像自己今天就是专门来看他俩的。

“我听说你们三日后就要搬,时间若是赶得急了,暂缓两日也无妨。留些时间出去转转,来时我看城郊那块热闹的紧。”

“那可不行。”叶瑜摇头,煞有介事道:“我专门找人算过了,三日后,是最近的适宜搬迁的吉日。”

卫蓁:“……”

瓷坊搬迁还有这说法?

转念一想,后世人搬新家时好像也讲究个吉日,两者应该差不离……不过,她开的几间铺子从没特意算着日子,要不,等将来糖铺开张时找个人好好算算?

“那你们最近要多辛苦些了。这样的话,我得给你们俩一点奖励才行。”

说罢,卫蓁取过桌上摆着的四方木盒交给了叶瑜。

叶瑜小心接过,然后打开了木盒,叶瑾也凑了上来,同样好奇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