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唐玄宗的强迫症奇葩王者007号(2 / 2)

那些强迫症的毛病就都出来了。

李隆基喜欢书法,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李隆基写字的特点是:秀美、工整、字迹清晰。

三大特点强迫症就占了两条。

李隆基的书法名篇《鹡鸰颂》,后人这样评价:“结构精谨。”也是没谁了。

除了爱好书法,李隆基还喜欢音乐。他会弹琵琶、打羯鼓,是大唐第一作曲人,像《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等等,都是他写的。他当了皇帝后,在皇宫里开了教坊“梨园”,专门培养演员和歌手,自己亲自坐镇点评教授带学员。如果放到今天,绝对是各大音乐选秀节目最重量级的导师!

据说,梨园弟子们一起合奏时,无论多少人,多少种乐器,多少声音。只要有人稍微出了一点点差错,李隆基都会立即察觉,马上纠正。必须纠正,不纠正心里难受死!

这不由让人想起早前自三国流传下来的典故,叫“曲有误,周郎顾”。说是周瑜也是个热爱音乐的强迫症,只要谁弹错了音节,他必须回头,就跟习惯性动作似的。

后来“欲得周郎顾,时时欲拂弦”,有些年轻的女性粉周瑜,想引起周瑜的注意,但又不能无缘无故跑上去扇他一个巴掌说“你以为钱就可以收买一切吗?”,也不能隔着十万八千里一个滑步误跌入周瑜怀中然后三百六十度旋转,所以只能通过弹错曲子引起周瑜的注意。

想让周瑜多回一下头,多看一下他的盛世美颜,就频频弹错。周瑜走得好好的,听见一个音,本能回头。纠正完,头刚转回来,又听见错一个音。哎呀,脑袋,脑袋怎么不受控制地转回去……然后这错音就跟《野蜂飞舞》似的,周瑜这个回头频率都快到模糊了。

“哎呀,脖子要掉了。本都督要死了,女人你真的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此情此景,想想都觉得鬼畜。

设想一下,李隆基的梨园里

,也有这样的心机琵琶女,时时弹错弦,引起李隆基的注意。皇帝站起来,纠正错误,坐下去,听见弹错,再站起来……如此循环往复。但貌似是没有的,因为霸道总裁独宠小娇妻的剧本,李隆基前期演给武惠妃,之后稍微有一点点演给梅妃,然后全给了杨玉环。

状。

李隆基的强迫症,除了表现在写字和音乐上,还表现在“改名”上。这也是他最严重的症

最先开始是给人改,拿自个儿子先做实验。

儿子:“爸爸我们是做错了什么吗?”

李隆基:“没有哒,儿子。父皇只是单纯犯病而已。”

“卷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七年

“三月,甲午,太子嗣謙更名鴻;徙郯王嗣直為慶王,更名潭;陝王嗣昇為忠王,更名浚;鄫王嗣真為棣王,更名洽;鄂王嗣初更名涓;鄄王嗣玄為榮王,更名滉。又立子涺為光王,濰為儀王,澐為潁王,澤為永王,清為壽王,洄為延王,沭為盛王,溢為濟王。

“【统一改为从「水」】

“卷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玄宗开元二十四年·6933

“庚午,更皇子名:鴻曰瑛,潭曰琮,浚曰璵,洽曰琰,涓曰瑤,滉曰琬,涺曰琚,濰曰璲,澐曰璬,澤曰璘,清曰瑁,洄曰玢,沭曰琦,溢曰環,沔曰理,泚曰玼,漼曰珪,澄曰珙,潓曰瑱,漎曰璿,滔曰璥。

“【从「水」改为统一从「玉」】

“开元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璵為太子。

“九月,太子更名紹。

“天宝二年,辛卯,太子更名亨。”

通过这些史书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哪个儿子没被李隆基改过名。其中光太子一人,就从李嗣昇、李浚、李璵、李绍、李亨。